全省开发区营商环境大比拼 江宁开发区获第一

    2019-04-22 17:23
    最近,省编办发布《关于表彰2018年营商环境评价先进地区的通报》。在全省12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中,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评价”排名第一。在六项正式评价指标中,力夺“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和“纳税”两项“单打冠军”。
    闪亮的金牌背后,是江宁开发区从创立之初,为企业服务的“基因”就深入血脉——从率先提出“马上办”到创新“代办制”;从“一枚印章管审批”到“不见面审批”;从“问题导向”升级“客户思维”……服务品牌的不断刷新,成为江宁开发区在全国大坐标下、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不断跃升进位的强劲动能。 
    一种基因缔就“江宁效率” 
    上午9时28分网上递交申请,10时58分告知补充材料,下午15时20分反馈材料报回,15时53分窗口初审,16时19分业务科室审核,17时21分进行签发——这是3月21日,一家企业在江宁开发区行政审批局申领施工许可证的全过程。
    “全程不见面,时间按‘分钟’算,我为‘江宁效率’点赞。”经办人贾春惊叹,整套流程走下来还不到8个小时。在以往,或在其他地方,类似的审批没个十天半月,根本不可能办下来。
    办市场登记,南京市要求3个工作日,这里是1到1.5天;办不动产登记,南京市要求3天,这里是1至2天;办理一般建设项目施工许可,以前或其他地方需要一两个月,这里10天左右完成审批……江宁开发区的“办事效率”,一如其在经济发展领域的“领跑速度”。
    “快,是因为我们不断刀刃向内做减法。” 江宁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张振说,一是业务窗口削减。通过并联审批系统跟踪受理许可,实现“一窗受理”、“一站收费”,通关业务“单一窗口”申报;二是受理要件削减。推进工程报批从原先10多个部门、30多项审批材料缩减至1科办理、13项线上提交材料等;三是体外环节削减。运用“多规合一”及“代办协同”线上系统,结合线下流动工作站,变“企业跑腿”为“企业动嘴,政府跑腿”。审批不出厅、办事不出区、“一张网办所有事”的格局逐步形成。
    以通关保障为例,江宁开发区制定“一次备案、多次使用”“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区港联动、快速通关”等创新制度,货物平均通关时间缩短3/4。
    “没有创新的服务,就没有跨越发展的今天。”江宁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说,27年来,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弱变强,靠的就是“服务”,拼的就是“环境”。人们耳熟能详的“马上就办”“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等服务理念,最早都是江宁开发区“喊”出来的。踏上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站上集成改革试点新风口,江宁开发区“服务基因”不断刷新,提出“人人重服务,事事谈优化”,要“陪伴企业成长”。 
    两块金牌诠释“客户思维” 
    江苏是经济大省,开发园区强手如林。某种意义上说,营商环境之争就是发展能力之争。全省营商环境大PK,江宁开发区力摘两块沉甸甸的“金牌”,殊为不易。
    记者从省编办了解到,此次评价范围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96个县(市、区)和12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本次评价取消各地报送案例的评比方式,而是采取相关省级部门从业务系统中抽取案例26799个,省审改办在其中随机抽取案例2650个,再由省有关部门采联合对相关案例材料进行核查,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在业内人士看来,5项创业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中,“建设项目施工许可”项最具“含金量”。“以前涉及10多个部门,要准备30多个材料,很多部门审批互为前置条件,成为很多企业办事的最大‘痛点’。”张振说,去年3月江宁开发区行政审批局筹建运行,第一件事就是并事项破壁垒,承接原来20多个部门的230个事项,推动业务权项、审批部门和网络环境“三集成”,实现审批由“分散、封闭、串联”向“统一、开放、并联”转变。
    中电国基南方集团有限公司尝到了改革甜头。最近他们新上江宁厂区辅助配套项目,办理地下综合管线安全隐患排查事项。以往需要企业自己跟电力、燃气、广电、电信、自来水等每家单位预约时间看现场,耗时一两个月是“正常”。现在,只需到“综合受理窗口”填写申请单,行政审批局直接约上5家管线单位,集中勘察、现场签字。
    另一块“金牌”,也让江宁开发区广大企业受益匪浅。江苏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于冰说,该司从申报出口退税到收到首批退税款到账日,由原来的10到15天,提高到最快首日申报,隔天到账。她的工作轨迹也为之改变,以前平均两天去一趟办税大厅,往返40公里。现在“不见面审批”,一年少跑7000公里,相当于从南京到西藏跑个来回。
    在江宁开发区看来,管理就是服务,企业就是客户,任何一项改革创新,必须遵循“客户思维”,首问“企业是怎么想的?”例如,企业办事经常要复印一大堆资料证明,开发区明确,像营业执照之类的,只要不变更法人信息等,一次递交长期有效;对建设资金落实证明、合同备案等材料,在法律法规许可情况下一律取消。
    “客户思维”还倒逼“市场预判”。从项目签约之初就建立项目档案,进行数据分析,对企业运营发展情况实时监测,预判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主动式对接服务。在江宁开发区,企业要上二期工程了,可以申报项目了,往往提前就会收到政府的“温馨提示”。
    (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