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改善宿迁开发区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2020-04-26 16:10
    关于进一步改善宿迁开发区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宣传统战部
    一、基本情况
    (一)行政审批方面
    按照“一窗受理”、“一网审批”、“一线办结”要求,推行“并联+串联”、“信用承诺”等模式和企业名称网上自主申报、“审核合一”登记、全程电子化登记、强制出清等制度,积极推进“不见面审批”,截至2018年年底,全区共有各类行政权力事项420项,其中实现“不见面审批”418项,占比99.5%。创新 “预审代办”服务机制,完善“审批单位+帮办单位+企业”三方联合会办审批机制,全年完成开办企业全流程审批服务508户,平均办理时限2.25个工作日、办理环节5个、需提交申请材料8件(省均分别为1.42个工作日、4.9个环节、5.37件材料,市均分别为2.375个工作日、5个环节、8.5件材料);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平均办理时限13.87个工作日、办理环节15个、需提交申请材料25件(省均分别为13.2个工作日、13个环节、25.3件材料,市均分别为12.75个工作日、14个环节、23.25件材料)。新批用地项目平均办理时限由原来50个工作日压缩到了平均10.9个工作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年纳税办理效率有新的提高,其中清税办理平均1.9个工作日、退税办理平均1个工作日(省均分别为4.5个、1.59个工作日,市均分别为4.99个、2.24个工作日)。用电报表办理平均40.7个工作日(省均28个工作日,市均41.4个工作日)。
    (二)帮办服务方面
    截至2018年底,我区共有企业7098家,其中工业企业273家,文化产业8家;规上企业105家,新三板上市企业2家;正常运营企业154家,半停产状态企业118家。全年新注册企业1138家。在帮办服务中,重点强化问题排查及涉企交办事项落实,实施企业综合评价分类管理,帮办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全区已为273家企业安排了具体帮办服务责任人,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共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大小问题63个,未发生涉企问题越级上访事件。2018年,全区帮助企业包装项目100余个,向上争取资金3000余万元。环保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为全区86家重点企业开展环保治理状况评估。供电部门免费为企业安装能耗智能管理系统,提供综合能耗检测分析,帮助企业降低生产运营成本。财政、经发部门积极推进银企合作,2018年末全区工业贷款余额36.06亿元。
    (三)对企业监管方面
    按照“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求,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对全区企业在环保、土地、工商、税务、安全生产、职工劳动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管。2018年,因安全生产问题被市安监局、区安监局处罚16家,内部通报15家,教育培训150家。在诚信经营方面,目前被工商部门记入“异常名录警示”1979家,吊销营业执照400余家。因欠税责令交纳滞纳金48家。三年来,企业因违规排污排废被环保部门处罚102家。
    改善措施 
    (一)继续推进营商平台建设
    一是做优行政审批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以“减程序、减时限、减费用”为目标,推进审批流程简化、资源整合、数据共享、业务联动,并运用各种信息化手段,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实现一办到位、一帮到底。加快“一张网”与国家和省级平台的对接,强化政务信息资源无缝对接、共用共享。加快“不见面审批”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对不见面审批事项的申请、受理、办结、送达的全流程进行逐一完善,形成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审批流程。统筹推进“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改革,能整合的整合、能简化的简化、该减掉的坚决减掉。加强涉企收费监管,严格执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二是做优政策信息服务平台。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专门机构,要系统和全面研究国家、省、市关于简政放权和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使我市出台的政策与制度形成严谨规范的体系,避免“碎片化”。切实解决好政府与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凡可以公开的政策文件要及时发布,政策调整的内容要及时公开;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特别是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或专业性较强的重要政策法规,要在新闻媒体以书面问答或采取访谈、请权威专家解读等形式进行充分宣传和详细解读,推动各项改革发展政策以最快速度宣传到位、落实到位,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同时,组织企业进行申报程序培训,指导项目单位有针对性地编报项目,提高资金申报效率。三是做优助企信贷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区金融办主导作用、协调优势,进一步整合区内各类金融机构信贷资源,加强与区外金融机构沟通联络,为重点企业解决瓶颈资金问题提供良好条件。探索规划建设金融小镇或金融街,将区域金融业板块发展与企业发展融资有效连通。制定出台落户企业融资贷款优惠政策,吸引高质态小微企业落地。四是做优助企招才引智平台。把企业人才工作纳入全区人才工作总体规划,开阔视野,帮助企业引进各类适用型人才。扎实开展“春风行动”,缓解用工压力。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开展定向招生、订单培训,为企业输送充足的一线熟练工。
    (二)继续推进帮扶机制创新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完善实施工业项目施工许可“预审代办”机制,探索推进“多评合一”、“容缺预审”、“信用承诺”等审批机制,大幅度缩减审批时间。完善基层行政审批事项代办机制,对代办的事项、流程、人员、时限等进行明确要求,形成“清单公布到位、人员配备到位、指南编订到位”的代办格局。围绕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变“等着办”为“主动办”,探索建立项目信息推送机制,对项目开工前所有手续和环节进行梳理和整合,优化帮办服务流程,做到环环相扣、无缝对接。完善政务服务大厅服务标准化制度、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对窗口办件的咨询、受理、流转、办结等流程进行制度化规范,推进窗口办事更好更快更便捷。建立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政府行政权力清单、政府部门责任清单、政府部门专项资金与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管理清单、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等清单;清理并纠正利用行政手段指定或变相指定中介服务。二是完善帮办服务机制。建立完善引资单位、帮办中心、职能部门、属地单位“四位一体”帮办服务体系。推行企业分类分级帮办服务,突出重点,由不同的责任主体提供不同的帮办服务。对于重大项目,坚决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组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对于新开工项目,要明确帮办牵头单位及其责、权、利,一旦建成投产,在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基础上,及时调整帮办单位。三是健全涉企监管制度。既要敢于监管,又要善于服务。进一步提高对企业监管的透明度,按照政策法规可以公开的全部公开,包括监管的事项、要求、违法案例、处理结果等,而且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完善提醒告知制度,对每个企业,尤其是涉及环保、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等重点企业,坚持防范在前、教育在前、提醒在前,抓住苗头性问题,及时告知企业,督促整改。相关职能部门要慎用权力,对确实需要关停企业,要把政策宣传到位,帮助企业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不能一关了之,任其死活。
    (三)继续推进诚信环境建设
    一是完善政府守信践诺制度。对已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招商引资承诺等,只要符合政策规定,坚决予以兑现;对政策规定发生新变化无法兑现的,要给予企业相应的补偿或登门解释清楚。加强招商人员业务培训,严防出现不了解政策的盲目承诺和明知不可为而为的虚假承诺。涉及土地、环保、安监等关键性问题,尽可能地在项目协议中表述清楚,不留“扯皮官司”隐患。建议成立专门机构或遴选抽调人员专职专干,负责审核把关所有进区项目合同。二是用加强企业信用建设。采集整理全区所有市场主体的基础信息,建立完善信用信息数据平台和市场主体信用监管网络,使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名单和企业经营异常名录、违法违规企业名录、失信黑名单等直接可查,加大对失信市场主体惩戒力度,真正让不守信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三是维护好企业平等地位。各部门和服务人员对待新引进企业和老企业、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小微企业和规模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看待,不能喜新厌旧、厚此薄彼。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上暂时有困难的企业,更要关爱有加,关心倍至。四是促进企业友爱互助。相关部门要学习其它地区先进做法,建立一些富有实效的互动交流平台,定期举办活动,促进企业之间沟通联系,促进企业家之间增进友谊、加强合作。
    (四)继续推进干部职工队伍建设
    一是切实加强业务培训。以“专业型帮办服务”建设为重点,通过“比、学、赛”等多种形式,加强干部职工相关法律法规、产业知识、服务标准、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等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审批、帮办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审批、帮办专业队伍。对于新招聘的服务大厅工作人员,要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防止成为“流水兵”、“土把子”。二是深入开展专项作风整治。对严重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严肃查处,增加其违纪违规的政治成本和经济成本。对于被查实的单位和人员,要在职务晋升、评先选优、绩效考核等方面有说法,要“燎到皮烤到肉”。教育引导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人员,进一步强化执法就是服务理念,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坚决杜绝对企业指手划脚和利用执法恶意设卡行为。二是健全激励和容错机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完善干事创业容错免责办法,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特别是对敢于依法依规与企业“论理较真”的同志要坚决当好后盾、为其撑腰。四是完善考核激励办法。分别建立审批人员和帮办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在单位年度目标综合考核中增加营商环境建设内容的权重;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干部考察重要方面。通过严考核、重奖惩,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队伍内生动力。积极对接省、市营商环境建设目标考核,把各项指标逐一分解,落实责任,对照目标,强力推进。
    (五)大力营造亲商、扶商、兴商发展氛围
    在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加强监管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促进政府与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充分尊重彼此诉求,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共同推动合作发展。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企业老板、普通群众,讲述经开区好故事、唱响经开区好声音、传播经开区正能量,提振担当作为、创新创业的“精气神”。在经开区网站和《宿迁日报》等媒体上,开设专栏,讲树典型,宣传经开区发展亮点、企业老板创业经验、帮办服务好的做法,群策群力,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利共赢的政商共同体,进一步提高广大企业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