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发区高质量数字一体化孪生发展之道

    2019-11-27 16:57
    江苏开发区高质量数字一体化孪生发展之道
    江苏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 清源
    5G商用元年开启、人工智能加速落地、智慧生活扑面而来,时代的发展已经远超我们的预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数字经济现已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为了抢抓全球经济格局重新布局的良机,成为全球创新的高地。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开发区更是义不容辞,江苏开发区一体化发展良性,将对长三角一体化发挥重要的作用。江苏开发区亟待通过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构建一个全感知、全连接、全场景、全智能的一体化数字世界。如果江苏开发区不把握住机会,将可能会像温水中的青蛙一样,在舒适的环境中不自知的消沉下去。       
    一、实施数字一体化孪生发展的原因考量
    1、开发区核心竞争力同质化。江苏全省实现了每个设区市都有国家级开发区、每个县均有省级开发区的总体布局,累计拥有170余家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并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设区市国家级高新区全覆盖的省份。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和开放型经济的主阵地,开发区创造了全省1/2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了4/5的实际使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成为又好又快推进全省“两聚一高”新实践的重要支撑和坚实保障。但是,当下开发区不仅产业发展同质化,而且还核心竞争力同质化,只是按国家政策文件重点提倡的产业招引发展,与自身差异化禀赋相结合不够。各开发区之间的竞争,从原先的拼政策、拼区位、拼地价,逐步转向拼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价值链,同时,单个开发区实力与科研院所合作,无法解决行业基础科学研究不足的本质问题,难以推动以高端核心硬科技企业为引领的新一轮核心产业链的崛起,总体上差异化发展成效不明显。
    2、开发区分行业头部冠军之争。多年来,随着重大项目的频频落户、创新动能的不断集聚、考核“指挥棒”的切实发挥,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实力稳步提升,成为江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然而,当前开发区也面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阶段,逐步从自由竞争时代迈入头部开发区控局时代,头部开发区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全省经济的发展脉搏。成为头部开发区的核心是以是否拥有华为、腾讯、阿里等行业头部企业为标志,但是大部分开发区头部企业尚处于由服务终端用户的总装企业担任,仅采取非全数字化知晓终端用户的需求,其产业集群链上从属成员企业大部分处于相互价格恶斗抢夺订单的局面,对于行业蛋糕的多寡,就算有所听闻风声,也受制于厂房、设备、人员等重资产投入,而无法及时转型,就算转型,较多没有精准方向。
    3、地产财政的淡出。2018年,全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江苏省作为制造业大省,信息化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江苏正充分利用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激发江苏省经济新动能。去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破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四成,其增速超过19%,远超过GDP增速,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随着中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调,房地产开始步入下行通道,当前开发区一个重要财政来源——土地财政模式难以为继,而债务负担依然较为沉重的情况下,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俨然成为大部分开发区的最佳选项,通过数字新技术重构实体经济,汇入更多智能,实现实体经济的新升级。
    4、管理模式仍处于画地为牢。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全面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提出要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主,科学规划功能布局,继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首要任务,提出要促进整合优化发展,鼓励区位相邻、相近的开发区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吹响了开发区建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号角。但是,以往简单的行政区划的弊端越发凸显,越来越不适应当下“三新”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明确区划相互的责任和义务,有效拆除各种明暗行政壁垒和潜规则。如果只是摊大饼式的简单的行政区划调整,实施少数区域一体化兼并、托管,只会造成更大的行政区划再调整的恶性循环,因为区域的界限永远是有限的。因此亟需采用高质量数字一体化孪生等新技术支撑,有望绕开行政区划这道看不见的高墙。
    5、单纯用地扩能模式不可持续。土地是招商引资的重要保障,也是各地开发区最关注的问题。过去,部分开发区工业用地快速低强度扩张,导致土地资源大规模粗放型利用,加剧了土地资源的供应紧张,造就了当前江苏开发区普遍缺失可供招商的工业用地。如今,单纯依靠新增建设用地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大部分开发区不得不花高昂的代价对现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盘活存量闲置和低效用地,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开发区产业升级的高新项目腾出用地空间。当下,提高准入门槛,严格限制土地、能源等需求过大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项目落户,集中力量发展土地集约率高、低污染的现代制造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已成为各开发区的普遍共识,而数字经济正契合了当前经济转型背景下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二、推进数字一体化孪生发展的建议
    面对当下全面跨入数字化的新时代,传统开发区正迈入数字经济转型的快车道,鼓励数字一体化开发区发展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和核心驱动,加快建立物理和虚拟空间的活动不断融合交互作用的现代数字经济体系。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将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字一体化孪生开发区由三部分组成,以物理空间实体开发区、虚拟空间的虚拟开发区以及虚实之间连接数据和信息,能够实现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开发区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既有物理实体、虚拟实体连接原生数据服务,实现开发区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的实时交互和进一步融合,以实现智能生产、智能制造和智能生活的迫切需求,是开发区未来发展和演变的趋势。创新引领数据赋能,以数据为关键要素赋能,推动传统开发区在数字一体化进程中更趋智能化,构建数字化一体化的开发区体系,网络化、智能化的应用体系,推进开发区所涉及的产业、模式、业态、产品服务等联动,创新提升服务品质,让数字红利惠及人民,增强人民获得感。
    1、重塑,实施数字孪生发展战略。精心谋划顶层战略。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为主导,以不同区域采用不同高质量考核指标为导向,根据《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对小而分散的开发区兼并重组,推动开发区数量的“去产能”,优化江苏开发区形态和布局,数据动态调整目标定位。面向未来根据不同区域组合制定数字化战略,明确数字化转型愿景、使命、定位目标,战略强调自上而下重视顶层设计,重点构建数字化的体系,智能化的应用体系以及培育产业生态体系,积极布局分布式数据中心,纳入全产业,绿色高科技产业、生态环境等全体系数据,为开发区一体化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积极推进底层创新。单体开发区按照战略部署解码,寻求自身行动的目标路径来指导具体的执行,执行强调自下而上,在大致正确的方向指引下,积极进行基层探索和创新,将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和具体的发展任务场景结合起来,从成功的基层创新归纳和总结经验,找到价值闪光点,反过来影响和修订上层的全省的战略和解码战略与执行统筹,处理好远期与近期总体,局部宏观与微观等各方面,努力实现全省全域开发区自然生态系统、市场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一体化发展格局。
    2、迭代,打破行政区划樊篱。推进数字管理模式共享化。依托江苏虚拟一体化开发区大数据,开发区的企业数据实现跨地区的共享应用,引导专业机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参与,精准实施“放管服“,通过用“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等方式,加快制定统一的标准计量、检测认证等参数,推进招商、建设、功能完善等行为实现电子化定制化,用“互联网+监管”规范各类执法行为,减少自由裁量权,联合建立信用红黑名单,提高开发区区域建设的协同性,对一体化重大任务可以实时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联席会商,形成攻坚合力。推动决策人事精准化。开发区公职人员目前主要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传统显性指标来招聘选任,发展决策大部分由领导班子基于不全面的数据信息来实施决策。在开发区数字孪生一体化后,通过寻找合适的新技术,融入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化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未来任免公职人员将由其在开发区以往的数据履历来确定,发展决策的模式也会切换成将更多的权力让渡给后面的数据驱动决策,即基于数据驱动后再定决策,质量和效率都将提升到新的水平。
    3、跨越,推动产业集群高端转型。找准产业集群“引爆点”。作为肩负着引导产业集群走向重任的开发区,探索采用整合强大的数字化产业集群战略智库,出台类似日本的《科学技术白皮书》,打造新的战略性引导力量,推动开发区相互之间交叉集约投资,从单纯的PK硬载体、固定资产投入转而追求创新竞争力、税收产出,依据全球新的竞争格局,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号召力的角度,根据不同开发区的特征和禀赋,在动态高保真的大数据收集来促进算法优化,开展开发区差异化优势组合,重塑核心业务数字化转型流程,积极抓住智能社会的应用场景迭代带来千差万别的影响和机会,以期形成产业链更高附加值的价值集群。以“初心”践行供给侧改革。产业集群高端转型的方向始终要围绕党的初心,为人民服务。只有产业集群的终端产品始终围绕百姓更美好生活的需求,方更有意义。江苏174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实施数字一体化孪生,以供给侧改革为导向的产业集群整合,对一体化区域的企业分类划定赋能,依据纳入其生成的平台生态体系企业职工、客户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成员形成的大量忠实的基础粉丝消费者,运用数字化分析模型的人工智能抉择,依据生态功能系统影响进行对消费者价值链产生的影响的评估,指引生产新产品和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不同产业集群生产供应符合供给侧改革的需求,全面颠覆现有产业订单生产模式。
    4、重构,全力打造绿色循环共享经济带。切实推进生态优先格局。利用新一代ICT信息技术,实施以数字一体化为核心,按照“低碳化、循环化、集约化”发展路径,基于数字一体化孪生开发区体系数据,通过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规划控规,实现虚实融合,数据驱动,全要素、全流程、全业务数据的集成与融合以及迭代运行和优化,推进开发区空间布局和数量规模形成生态循环、密度适宜、功能协调的江苏开发区发展格局。深度挖潜提升量级。重点挖掘已建成江苏开发区内“隐形”土地,针对逾期不开发建设的闲置土地和闲置产能,实施系统化的强制征收、税收差额处罚征收等举措。并拓展空中与地下空间,尽量追求集约发展,发挥新一代智能转配式建筑和新材料技术,对原有厂房进行改造再利用,鼓励在原有基础上加固加层等方式,实现新老建筑结合,推动工业用地集约化,产链资源循环化,推进产业耦合,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5、蝶变,妥善应对摩擦性失业。变革助力从业者技能提档。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智能制造、“无灯工厂”、“机器换人”等行为,让只会从事稳定环境中体力工作的群体,成为可能失业的群体。开发区是全省工业最集聚的所在,创造了全省1/2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自然也成为全省解决就业的核心支撑。当下,借助江苏开发区数字一体化孪生发展,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所取代的传统岗位,这就要求采取更为明智的法规和保障,给予摩擦性失业者寻求和过渡到新机会的税收和社会保护,让该类人员能够在这适应期,基于数字化跨越的产业集群的实时迭代数据,为人社部门与开发区实施辖区及辐射区摩擦性失业人口重新就业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导引,为再就业人群提供与人机协同紧密融合的个性化新技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并为新生代就业者直接切入与新的技能融合,适应与机器人的合作分工,掌握更多多变环境的工作技能,提高机器换人的难度。新技术驱动新业态岗位稳健增长。大力推动开发区企业家发展数字经济的新行业,采用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提升AI、AR、脑机结合、纳米技术、新材料、机器人、航天等新技术在未来产业的运用,带动配套服务业发展,保持积极的就业岗位稳健增长,促进劳动者灵活就业。
    (本文获“江苏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