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经济开发区关于招商引资经验及感悟

    2020-08-25 17:45
    一、坚持产业链招商思维,聚芯集链正当时
    一是90年代末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金猴集团未能被徐工集团收购,容酒未能持续经营从而搭上国内消费升级的机遇走品牌化高端化路线,否则工程机械及白酒产业也许会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两家企业也许一年就可以为地方贡献超百亿销售(数据支撑来源于徐工集团年销售额及今世缘年销售额)。
    二是学习昆山开展台企招商,说实话我的前辈们已经做得相当出色,开发区一度形成了以台企为支撑的运动器材产业及光电子产业,但较为遗憾的是前者多集中在产业链低端的贴牌代工阶段,未能引入诸如昆山捷安特这样的行业高端,而随着08年巨宝科技的落户,也未能继续沿着3C产业链去挖掘下游终端产品制造商,落户企业多集中在附加值偏低的上游及中游零部件装配领域。
    三是2010年开始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风口期,溧水引入了整车企业比亚迪、金龙与长安,金坛导入了众泰和中航锂电,溧阳联合上汽引入了锂电龙头宁德时代,都形成了百亿级产业集群,而我们也未能抓住这次浪潮。
    中兴事件爆发,半导体上升为国之重器,同时也给句容经济开发区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台积电、紫光等半导体巨头的落地,南京江北新区提出打造“千亿芯都”的口号,我区也利用优越的区位及成本资源优势,抢抓机遇,谋求产业差异化招引,三年时间,充分利用以商引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及产学研招商等多种手段,成功招引了壹度科技、中科物栖、中科视语、台湾华祥耀、晶能碳化硅材料、高光掩膜版等十余家半导体企业落户,一条涵盖半导体产业上游IC设计、关键材料、设备,下游先进封装测试的产业链已然呈现眼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未来我们也将坚定的沿着这条产业链开展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式招引,谋求更多的优质企业落地生根,不断夯实半导体产业基础,并将其打造成开发区第一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同时也是全市质地最高的产业集群。
    二、坚持全链条金融扶持,引资孵商正当时
    资本界有句俗话:“没有资本搞不定的项目,如果搞不定,说明资本金还不够”。 资本的力量确实无穷尽,相信各位领导及同仁都有过类似的招商经历,曾经洽谈过一个成长型良好未来潜力巨大的早期型项目,却因为缺乏精准的金融扶持抓手而与之失之交臂,因此,如果说开发区最近三年转型的亮点在哪里,那么起到支撑作用的无疑是我们力求构建的全产业链金融扶持体系,涵盖创业投资、产业基金、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转贷服务,融资租赁等多个方面,最终目的是无死角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从新农控股直接对外投资到与社会资本方构建产业引导基金,从独担投资风险到整体平衡收益,从中也可以体会出我区打造金融扶持体系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历程。
    付出总是会有回报,以金合能源为例,前期企业落户南京六合区某科创园,符合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创始人丁玉龙教授是储能领域世界级科学家,他所领导的科研团队,无论是研发高度还是技术储备,都处于行业领先;二是销售已达到1000万,说明已被市场认可,三是公司发展遇到资金问题,而南京反应缓慢,无暇顾及。因此2017年我区通过产业引导基金的注资,并辅之担保贷款等金融扶持,很快就使企业迈入了飞速发展的轨道,不仅成功将企业落户在开发区省高创中心载体(租赁载体10000平米,预计今年产值可达1.5亿元,净利润 2000万元),而且企业已提出明确目标,未来三年登录资本市场,估值预期不低于50亿元。
    受限于之前粗放式的发展,土地资源、债务管控、各地政策趋同等问题凸显,如何彰显区域发展活力和优势,苏南等国家级开发区的成功经验也进一步佐证,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创新是开发区必须要走的道路。
    三、坚持融入南京创业圈,产业转化正当时
    外来的和尚总认为是会念经的,如果句容和南京是一家人的话,那么“最容易忽视的,往往是身边的人”。通过多年的招商实践我发现,如果上海是一个项目信息的信号源,那么经过苏锡常的“围追堵截”,到达镇江地区的已经少之又少。按照马明龙书记提出的“融入南京、接力镇江”的思路,作为真正南京半小时都市圈的句容经开区,应该秉持“研发孵化在南京、生产转化在句容”的思路进行精准挖潜式招商,我的理念是重点瞄准南京市近年的蹬羚企业,满足下列几个特征:被风投注资,租赁载体、尚无重资产投入,未来有重资产投入和上市需求。以开发区今年年初成功签约的高光半导体材料项目为例,该企业完全符合上述几点要求,且2019年产值已达1.5亿元,净利润超3000万元,我们分两步走战术将企业成功招引,一是让企业先期落户在容宁创业园2、3栋载体,配套政策助力企业进一步释放产能,增加与其粘性,二是以半年时间帮助企业通过产业评估并完成50亩土地供应,同时借助市级扶持实体经济政策及开发区金融扶持体系为企业持续“输送粮草”,通过上述一系列组合拳,成功PK了竞争对手溧阳将企业签约落户,今年即可产生5000万销售,未来5年内50亩土地可产生约5亿元的年销售和2000万的年税收。
    成功案例的另一面必然是失败的经验教训,为什么现在很少提从南京搬迁成熟企业,而是要挖潜科创型企业,大家会问,之前我们不是成功招引过智达电气、三超金刚石等南京退二进三或产能扩张的企业吗?答案是张敬华书记对南京产业外溢也在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进行“围追堵截”,避免优质企业的“外逃”,之前我们洽谈的BC光电和YF泵业便是如此,两者均符合主导产业方向,均为所在街道第一纳税大户,均是20余亩用地产值超2亿,税收1000多万,有急切的外扩产能需求,前期和我区洽谈迅速,且保密工作也做的不错,但是关键时刻南京闻风而动,土地指标稍微倾斜便一举重获企业“芳心”,不仅让我等感慨,句容这个“中产阶级”千万不要与南京这个“富二代”硬拼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