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乘风破浪发展海洋经济

    2020-07-13 15:32
    从环渤海到长三角、泛珠三角,近年来我国涉海区域经济蓬勃发展,尤其是近期中国特色自贸港获批组建,袁隆平院士海水稻科研推广迎来关键之年,再一次带火了“海洋经济”。“海洋经济”具体是哪种经济?有着哪些发展潜力?国家高新区发展海洋经济有哪些优势?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高质量发展战略高地和资源宝库
      “海洋经济的范畴,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关于海洋经济的定义或术语标准,一些国家把某一产业列为海洋经济的范畴,但另一些国家却把它排除在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包含的产业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我国主要基于产业链延伸来界定海洋经济。”中国人民大学特聘研究员、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级经理凌航焜对记者表示,一般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产业活动,以及为这些主要海洋产业提供支持和管理服务的科研、教育、管理服务,在生产链上以“投入、产出”为纽带的海洋支撑产业,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主要包括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高地和资源宝库,是人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新蓝海,在提升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海洋经济二三产业融合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2019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2018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为8.3万亿元,比2011年名义增长83.0%。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保持稳定,2011年至2018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9%以上,2018年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4%。产业结构方面,我国的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服务业在海洋经济中的占比不断增大。我国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从2011年的47.2%提高到2018年的58.6%。虽然我国海洋经济实力已大幅提升,但还面临海洋新兴产业占比不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升,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有待加强等突出问题。
      “总体而言,近年来我国的海洋经济保持了稳步发展态势,海洋经济规模不断站上新台阶。”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刘会武对记者表示。
       国家高新区有着巨大优势
      “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自然资源部支持建设了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在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中,有10个设立在市,4个设立在园区,分别是天津临港、上海崇明、广东湛江、海南陵水。目前,尚没有直接设立在国家高新区之内的海洋经济示范区。”刘会武说,但是,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主力,国家高新区一直坚持布局海洋产业,例如,天津滨海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向东向海’战略方针,坚持以海洋科技园为主战场。青岛高新区也正全力规划建设海洋医药基地。此外,国家高新区在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等方面初见成效,如威海高新区形成了海洋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烟台高新区产业发展重点是海洋生物与医药,湛江高新区立足海洋资源与区位交通,形成了以海洋经济为引领,以临港工业为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
      同时,刘会武表示,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沿海地区的国家高新区比内陆地区的国家高新区相对而言拥有更多的海洋资源。经过30余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现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在发展海洋经济的科技创新资源、产业基础、高端人才方面有着巨大优势。
      刘会武表示,当前,高质量发展成为各行各业的关键词,国家高新区要发展高质量的海洋经济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二是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推动海洋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未来,国家高新区需要进一步改革体制机制释放发展活力、吸引和培育涉海专业人才,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科技元素。此外,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打造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强区域合作,融入“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融合发展。同时,应重点关注资源禀赋与可持续性开发、环境保护、能源清洁等绿色发展问题。
       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巨大潜力
      “科技创新不仅要‘顶天’,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研发高精尖技术,还要‘立地’,让更多“接地气”的海洋科技成果服务大众,惠及民生。”凌航焜表示,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是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发展潜力的方向。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北斗、遥感、激光、机械制造等领域获得长足发展时,海洋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生物等众多新兴产业也会得到发展迅猛的发展,近年来增速已经超过传统海洋产业。以‘智慧海洋’为代表的海洋产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是实现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需要,目标是形成信息透彻感知、通信泛在随行、数据充分共享、应用服务智能”的海洋信息化体系。”凌航焜说。
      “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的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同样具有巨大的潜力。”陈炜认为,未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于:一是海洋糖类药物成为创新热点。二是海洋生命健康产业成为投资新热点,在多层次多元化资本的推动下,包括海洋生物医药在内的生命健康企业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成长为独角兽和上市公司,大健康产业在跨界融合中不断升级换代。三是治疗脑疾病、癌症、心血管的新药取得重大创新突破,如绿谷集团的GV971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新药已审批上市,其原料从海洋生物的海藻类提取,将带动万亿级的大市场。四是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海洋药物研发体系成为创新主体。一些国际知名的生物技术公司或医药企业已投身于海洋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中国创新企业也在加大对海洋药物的研发强度,并在海洋脑科学药物、抗肿瘤药物、海洋生物抗菌活性物质提取、抗心血管病及放射性药物研发等海洋生物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海洋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贡献GDP产出的同时,海洋的“公地悲剧”也在连年上演。
      对此,凌航焜表示,在海洋产业集聚方面,链条式、集群化的发展,提高创新速度与资源利用效率的产业集群方式,是海洋产业发展的趋势,以产生集聚效应、提高专业水平、形成良好竞合。此外,拓宽海洋绿色养殖空间、实施绿色产业培育、构建“立体海洋”绿色发展模式,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推动“蓝色经济”向“绿色经济”平稳过渡。
      对于如何壮大“海洋经济”,凌航焜建议,加强海洋产业需求与科技创新能力供给匹配,促进海洋经济产学研对接;加强海洋科技国际合作,鼓励创新及技术能力提升,建立海洋产业创新载体;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提升海洋综合管理及决策能力,及探索、预测、监测、评估与集成能力;推动‘智慧海洋’的建设;加强海洋经济产业相关的政产学研金的协同,设计创新利益相关方的最优参与机制等。
    (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专家讲堂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

  • 中国应对全球产业链内向化的政策建议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