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战略下 江苏自贸区发展新格局

    2020-07-13 15:44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治理矛盾突出。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显著下滑,全球供应链面临加速调整,疫情加剧了大国经贸关系的复杂性。面对全球化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逐渐从外贸和投资主导转向内需和消费主导,现代化产业体系自主可控的迫切性进一步加强。
    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目标不仅是应对国际发展环境出现重大变化的短期策略,更是我国未来发展战略转型的根本遵循和长期方向。
    面对国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能错误地把双循环理解为“脱钩”“孤立”或者是“独立”,而是两大循环要相互嵌入、相互促进且畅通运行。相比于过度依赖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单循环模式,“以我为主”的双循环战略更加侧重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现国内需求对国际要素的有效吸引,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是由我国大国经济特征的内生性所决定,也是与我国主动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相适应。
    下一阶段,江苏自贸区建设要在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下,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向:
    一是要以内需市场优势集聚全球先进生产要素,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中打造国内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和创新链的重要节点。
    做强内需市场和打造高质量的现代产业体系,并不排斥外资,而应欢迎外资的广泛参与,鼓励外资流向高端制造业、智能生产体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更好发挥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消费方面,通过推进服务贸易自由便利推动国内服务新消费升级,破除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服务贸易模式下存在的各种壁垒,给予境外服务提供者国民待遇。
    依托自贸区建设,率先探索与国际接轨的跨境交付和自然人流动开放模式,完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放宽职业资格考试对境外专业人才限制。在产业方面,鼓励外资流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外资以“建链、强链、补链”形式投向数字贸易、工业设计、检测检验等新兴服务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侵权损害赔偿力度,探索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吸引制度,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全球引进首席科学家等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则的支持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体系。
    二是要将国内要素质量升级作为对外开放新优势,高端切入全球价值链和创新链,参与国际市场大循环的高端竞争。
    要素升级分成两大类,一种是传统要素的升级,包括人力资本素质的提高和金融市场配置资本效率的提高,二是新要素出现,主要是指信息、网络、知识、创意等规模递增具有外溢效果的一组新要素。
    当前,江苏自贸区要把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作为重要突破口,依托5G技术,大力发展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支持信息技术外包发展;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与融合应用,培育一批数字化制造外包平台,发展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依托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和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打造跨境电商和数字服务出口集聚区。江苏自贸区要发挥“新基建”核心空间载体作用,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和应用创新示范,大力推进数字产业龙头企业总部建设,在数据确权、数据流动、新业态监管及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等领域先行先试,实施“包容、审慎、开放”的监管模式,为新经济营造安全规范、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发展环境。
    三是通过建立便捷、高效、安全的国际物流运输体系保障双循环的相互畅通和无缝链接,通过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方面的有机衔接,推动成为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
    新冠肺炎疫情对现代供应链体系稳定运行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冲击,现代化国际物流运输体系对于保障全球供应链安全至关重要。江苏自贸区三大片区要结合各自优势,积极探索和尝试物流模式创新,推进区域辐射,吸引内陆腹地进出口物流业务,构建连接国内外的多式联运的战略资源综合运输体系,打造物流枢纽和供应链节点,服务“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应主动适应全球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发展,发展离岸贸易等新型服务贸易,促进国际物流与贸易金融的整合创新。
    另一方面,江苏自贸区建设要走在全国前列,必须以对标高水平贸易投资规则USMCA、CPTPP为突破口,选择体现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的重点领域,打造新时代制度型开放的规则引领区、压力测试区和国际对标区。
    例如,参照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规则(SPS),推动检验检测结果采信与认证机构互认;在跨境服务贸易领域,与国际标准机构合作,通过资格互认的方式减少跨境服务的规制壁垒,制定符合本自贸区需要的更高资格标准,推荐相关行业使用。在数据流动方面,可就一般数据与关键数据做出区分,并规定不同的管理标准,设立“安全港”,从风险可控、操作安全的角度从减少数据本地化带来的冲击。
    在知识产权领域,重点研究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专利延长期限,在国家专利补偿相关细则出台后,率先在江苏自贸区试点。此外,江苏作为全国利用外资最多的省份,应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在办理外资企业注册、备案、市场准入相关证照业务中,对照协议,保持外商投资公平和自愿原则。
    总之,江苏自贸区建设要主动应对疫情之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新挑战,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全球变局可能带来的影响,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建立面向国际的制度型开放新体系,有效地统筹国内国际经济循环,进而提升国内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专家讲堂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

  • 中国应对全球产业链内向化的政策建议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