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中江苏推进双循环战略的担当与作为

    2020-09-03 16:40
    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探路,是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一体化的新使命。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中坚力量,江苏把握“双循环”经济工作大坐标,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展现江苏的担当作为。
    长三角一体化中江苏推进“双循环”战略的路途阻滞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面对承担“双循环”的战略重任,江苏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路途上面临着亟需破解的桎梏。
    1.产业循环内驱动力不足。长三角三省一市产业结构相似度偏高,相似系数在0.8上下;专业化分工不足,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在0.2左右,同质化竞争使江苏的区域产业发展空间遭受挤压。同时,江苏对内产业链衔接不畅,从人均GDP来看,苏南、苏中和苏北之比约为 2.3:1.6:1,三大经济区域差距明显。内外压力导致江苏产业链的省际循环和省内循环双向受阻。
    2.市场创新活力有待激发。从2018 年国家铁路行政区域间货物交流统计数据看,江苏货物内部发送量占比为17.4%,而上海、浙江发至江苏的货物仅占本地发送量的4.27%和0.79%。江浙沪省际间的贸易强度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三角资源配置依然存在着体制机制障碍。长三角行政区经济具有异质性和排他性特征,不同行政区在标准、政策和规范等方面尚未统一,各种市场准入“门槛”依然存在,市场分割未能完全根除,增加了资源流动和自由配置的难度。
    3.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从国际来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同国际产业链匹配度不够,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循环的主要问题。江苏在新材料、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在国内虽处于第一方阵,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明显。近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叠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一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冲击了全球产业链分工协作网络,外贸大省江苏大量产业面临供应链断供和产品滞销双重风险。
    长三角一体化中江苏推进“双循环”战略的使命担当
    江苏省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立足优势,激发“双循环”格局构建所必须的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是江苏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1.突出制造优势,打造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双循环”内生动力。无论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际外循环,都需要注入强劲动力,长三角执中国经济之牛耳,成为“双循环”动能核心。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中,江苏经济体量最大,近10万亿元的经济体量约占全国1/10、长三角40%以上;制造业基础雄厚,江苏制造业总产值约占全国1/8、全球3%;集群优势明显,江苏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31家,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致力于搭建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主骨架”。江苏是机械、电子、石化、轻工、纺织、冶金等诸多产业国内外循环的重要结点和通道,强大的省域经济和实体经济奠定了江苏发力“双循环”的雄厚动力基础。
    2.突出科教优势,构建长三角世界级创新平台,激发“双循环”发展活力。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和创新元素是经济循环中承担辐射带动的重要单元,江苏科教资源丰富,创新氛围浓厚,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为“双循环”新格局注入了发展活力。2019年,江苏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有研究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2万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达4万项,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0.2件。2019年江苏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72%,中心城市苏州的研发强度高达3.25%。江苏庞大的创新企业规模和快速增强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其在长三角世界级创新平台建设中的关键支点地位。江苏积极与沪浙皖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快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和G60科创走廊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3.突出开放优势,建设长三角改革开放新高地,培育“双循环”市场竞争力。国际经济联通是“双循环”发展的客观要求,长三角区域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开放大省江苏则是位于前沿的排头兵。“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等多重国家战略在江苏叠加实施,新时代江苏开放发展迎来新机遇。江苏自贸区的落地,围绕“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探索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的转变。江苏正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长三角一体化中江苏推进“双循环”战略的对策建议
    1.助推长三角内部循环畅通,构建区域动力源。从点到面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畅通长三角区域内的“小循环”是促进“双循环”的关键着力点。从长三角一体化出发推进“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构建江浙沪皖层级有序、互补共进的功能核心,持续强化长三角区域的动能提升和效率整合,形成集区域产业链、区域市场链、区域创新链于一体的“双循环”新动力源。从江苏省内一体化出发强化省内循环的牵引作用,加快推动南北联动跨江融合,依据主体功能区导向,推动省内区域间的协同合作,着力增强苏南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深层次推动苏锡常一体化、宁镇扬同城化;切实增强苏北“一带一路”建设支撑作用,提升苏北板块能级,强化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
    2.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提升产业链水平。充分发挥江苏要素禀赋和产业体系优势,有效提升长三角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在补链、扩链、强链上展开更紧密区域合作,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中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关键断点、堵点;以产业链核心企业为龙头,通过优化产业配套半径,建立龙头企业配套备选清单,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同步实施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工业互联网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链数字化变革,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鼓励企业灵活实施数字化转型,奠定产业链智能化的微观基础;推进不同工业互联网平台在长三角区域的聚合与协同,深化“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促进长三角跨区域产业链集群化发展,重点打造一批空间高度集聚,产业高度协同、供应链高度集约的世界级产业集群,特别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重视长三角毗邻地区产业集群建设,完善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协调机制。
    3.打破区际行政壁垒,推动市场一体化。全面融入长三角市场一体化发展,是江苏在空间市场一体化发展中寻求新的突破点的重要抓手。优化长三角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打破资源条块分割现象,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持续完善推广“负面准入清单”,为长三角区域资源整合消除制度性障碍,实现长三角产业要素共享。完善市场一体化的合作机制,遵循“因地施策”“先易后难”的原则,实现三省一市间的政策互通,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区域合作组织架构,提升决策层决策能力,强化协调层激励相容,充实执行层措施落地。
    4.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聚力服务国家战略,高质量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把注重基础科研能力建设放在首要位置,集中资源在高校院所打造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大规模的国家实验室,支持优先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从事基础性、长远性、前瞻性、公益性的基础研究和科技前沿工作。注重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形成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和平台共建共用共享,力争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的重大技术难题;进一步明确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定位和服务对象,通过错位发展提供更专业化的细分领域服务;充分发挥江苏苏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先行先试的作用,推动创新成果“无障碍”转移转化。
    5.提高对外经济站位,积极促进国际循环。聚焦国际外循环,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探索新形势下开放发展的新路子。联动推进稳外资促外贸,充分发挥江苏在利用外资方面的引领作用,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稳定外商投资信心;引导外贸企业转型发展,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吸引国际一流企业和消费品进入国内市场,提升国内市场国际化水平。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江苏要强化其交通运输功能、物流枢纽功能、产业辐射功能等,培育外向型经济发展窗口,依托“一带一路”形成转换全球经济能量的动力核心。积极主动地促进东亚“小循环”,中日韩三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产业链互补性强,江苏积极主动探索与日韩的对话交流平台,促进东亚、东北亚区域在产业合作、技术交流、规则制定、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小循环”,将长三角打造成为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开放前沿主阵地。
    6.谋划自贸区联盟,构筑高水平开放新高地。加快推动江苏自贸区扩容提质,加深与上海自贸区和浙江自贸区的一体化合作,在支持安徽自贸区获批的基础上,积极谋划整合建设对接国际大循环的 “长三角自贸区联盟”,构筑高水平开放的新高地。进一步主动扩大制度开放,加强自贸区试点经验集成创新。通过开展以放管服为主的制度性改革,加快大通关一体化,统一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形成世界一流的开放型经济规则。以法律为依据保护营商环境,建设法治市场经济。将政府职能置于法治化层面,利用政府的法律权威,聚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江苏智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