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伙伴思维”壮大生产性服务业 合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发展

    2020-07-22 15:46
    近日,江苏省第五批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名单出炉。生产性服务业在江苏蓬勃发展,跑出了持续增长的加速度,创出了稳步提质的高水平,一些城市正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致力于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
    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生产性服务业相比国际先进水平,依然差距不小。部分制造业仍倾向于采用较为封闭的自我服务模式,而部分生产性服务企业的业务吸引力也不够高,这种“低需求”与“低供给”形成的“低效均衡”状态,导致了先进制造业与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不匹配。
    这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美国西部淘金热时期,关于“卖水人”的故事:淘金挣钱不易,而为淘金者提供饮用水的商人却发了财。这个故事背后的商业思维具有启发性,但严格说来,卖水只是为淘金提供了低层次服务,它无法提升淘金者成功的几率,甚至淘金者的成功与否都与它无关。这种看似“聪明”的生意,因为缺乏与服务对象合作共事、共赴成功的意愿和能力,注定无法生存长远、发展壮大。今天的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细分、专业深化的产物,若服务方还停留在“卖水挣钱”的阶段,不能为“甲方”的转型升级提供有效助力,“甲方”看不到价值所在,就会倾向于自我服务,导致“低效均衡”的窠臼难以脱离。
    生产性服务业应当成为高端制造业的“好伙伴”。伙伴,意味着互为促进、互为支撑、互为提高、互为发展,它不是依附关系,而是协同作战的状态。举例来说,现代物流体系能集成管理信息、运输、仓储、包装等各个环节,降低综合成本。不少生产企业自己有车队可以进行传统物流,但若购买现代物流服务,就能削减成本开销,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而随着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扩大,现代物流企业的业务也得到拓展,能以规模优势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这就形成了“合作伙伴”的良性循环。可见,生产性服务业要量更要质,政府应厘清市场痛点、布局关键业务,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为带动,培养一批服务生产的“合作伙伴”;而企业也应提升合作格局、锤炼服务能力,在深耕中从单纯的“乙方”升格为“伙伴”。
    生产性服务企业升格为“伙伴”绝非易事,必须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彰显高知识、高附加值的特性。说到底,“入伙”资格,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政府应特别注重对创新要素的汇聚,引领生产性服务与科技创新成为“伙伴”,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研发机构等联合攻关共性技术、推进成果转化,变市场依赖为生产依赖和研发依赖。还应看到,今天的科技迭代、技术进步速度极快,企业的技术优势往往体现在少数项目甚至某个单项上,市场不仅需要这些“独角戏”,也需要“群像剧”。政府还应重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发展,在资源共享、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等方面提供良好的平台,让从事生产性服务的企业之间也能成为“伙伴”,共同以全球竞争力为目标,为高质量的“两业融合”凝聚起强大的合力。
    (新华日报)
专家讲堂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

  • 中国应对全球产业链内向化的政策建议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