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经开区“十四五”期间招商工作的目标举措

    2020-09-01 17:33
    “十三五”以来,开发区招商局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开放总布局,找准“一带一路”战略与海安发展的结合点,以建设中意海安生态园为契机,精准对接、精准发力,最大化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多点支撑、多区域联动、全方位深层次参与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创新型、国际型、集约型、生态型的融合示范区为导向,坚持形态开发与功能开发并重,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集聚能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地、百亿级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服务外包产业和跨境电子商务的集聚发展地和全球东部家具产业基地。
    “十四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期,我们将始终坚持“项目为零,一切为零”的理念,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靶向招商,突出板块对接,狠抓外资、外贸和项目推进服务三大重点,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平台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后发优势和环境优势,整合、调动各种招商引资的资源和力量,实现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颠覆超越。
    (一)瞄准三大重点,实现项目招引新突破。坚持引外资、强外贸、招重特大项目“三管”齐下、“三箭”齐发,聚力强势攻坚,务求重大突破,努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财政贡献高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开发区全面进入主导产业特色彰显、集聚带动效应明显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一是深入挖掘优质外资项目。在稳定利用外资总量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好中意海安生态团和台商产业园两大载体,全力招引欧美和港台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提升外资质态。二是积极推进外贸稳步增长。积极组织境内外重点展会推介会,充分发挥大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在境外市场拓展上的人才、资质、产品、途径等优势,带动中小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加大外贸生产企业、新业态企业和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的招引培育力度,出台外贸专项奖励扶持政策,激励企业提升总量。三是全力猛攻重特大项目。以“钉钉子”的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道,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瞄准全区“一黑一白一新”三大主导产业,对上下游配套企业的细分行业进行梳理研究,挖掘项目信息资源,引进一批在细分行业排得上号的“专精特新”企业,带动产业集聚。
    (二)加快载体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实施特色园区提升工程,强化综合配套和服务功能,充分放大优质平台集聚效应。聚焦中意生态园建设。积极争取省市政策层面的重点关注和大力扶持,完善基础实施建设,加大推介宣传力度,力争升格为省级区中园,大力推进中欧工业园建设,做好意大利漆包线项目的服务工作,吸引意大利及欧洲投资和合作项目不少于25个;聚焦台商产业园建设。完善组织机构,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研发中心、跨境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继续招引和落户一批台资项目,力争实现台资项目落户50个,其中1亿美元以上项目5个;聚焦常安纺织科技园建设。坚持新招引项目入园标准,切实做到“七个一流”和“三个严禁”,重点突破排污指标、土地规划和环境评审瓶颈,注重外资纺织项目招引,在省改革方案出台的基础上,力争新增高端纺织入驻企业30家以上;聚焦中小企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推进“凤还巢”工程,积极引导海安籍在外成功人士,特别是在外的企业高管、工程专业技术人士带资金、技术、项目返乡创业。力争每个街道都有1-2个项目入驻中小企业集聚区;推进机器人及自动化产业园建设。引导企业组建创新及开拓力强的研发团队,在机器人精密装配、金属及复合材料加工、工厂自动化等领域,针对电子装配、机械加工、车间物流等行业,开展自动化系统集成、系统设计等研发工作,形成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产业园区。
    (三)抢抓发展机遇,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大文章。一是在产业转型上做文章。紧紧围绕我区重点发展的机器人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及服务外包三大新兴产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纺织、汽车零部件三大优势产业,捕捉信息,加强对接,力争招引上海地区转移产业项目50个以上;二是在平台共建上做文章。积极与上海辖区的区或镇或街道签约合作,力求实现差别化、特色化,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积极捕捉有价值的项目信息。同时,将对已建的上海杨浦(海安)工业园、上海奉贤(海安)工业园、上海中辉食品工业园、中意海安生态园、台商产业园等区中园全面进行回头看,提质升级增效,增强园区承载项目的能力,增强对后续转移企业的吸引力;三是在科技创新上做文章。加强技术转移平台建设。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合作方式和平台,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加快建设一批上海高校院所在本地区的技术转移中心,拓宽引进上海技术流、人才流的载体平台。加强项目转化平台建设。按照“上海研究、本地转化”的思路,与上海地区高校院所、各类创投机构加强对接,合作开展离岸加速器、孵化器建设。对已在上海地区开展产业化前期工作的高科技人才创业项目,由地方政府出台专门政策,吸引落户本地进行产业化。
    (四)拓展全球视野,建立新型国际合作园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以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为重点,以营造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为主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促进创新资源要素集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把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载体、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中心。建立国际合作园区。在建设中意合作园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全球视野,推动中德、中日、中国(西班牙)等中外合作园区和园中园建设,实现外资项目集聚。坚持产业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线,推动产业链创新和延伸。注重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注重对不同类别、不同模式、不同阶段企业发展规律与特征的研究,通过规划引导、园区承载、项目带动、政策扶持、服务优化,打造特色优势新兴产业集群,努力形成全球产业链制高点。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创新载体,吸纳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资源,做强创新主体,加大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支持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培育一批核心科研团队,催生一批突破性创新成果,实现一大批创新成果产业化。 
    (五)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效能。配好一线招商队伍。将招商队伍市场化运作,将事业心强、有开拓和奉献精神、熟悉经济、了解政策、精通外语的人才,选配到招商引资工作第一线。注重专业招商人员培养,请专家、学者,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招商人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实际应用水平。健全招商人员奖励激励机制。健全招商人员重点选拔任用的干部任用导向机制,加大对招商人员的奖励,在政治上落实各项待遇,经济上提高专业招商人员及从事招商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严格兑现奖励。严格考核奖惩。加强对招商全过程、各环节的综合考核,完善落实招商引资工作奖惩制度,招商实绩得分作为年度目标管理考评的重要依据。
    (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