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联合体:如何创新?谁来创新?

    2021-04-01 15:47
    站在技术变革和经济社会重构的大时代,“创新”不是口号,而是基本生存法则。如何创新?谁来创新?是新时代、新阶段的命题。
    实践证明,勇立潮头的企业对技术趋势往往有着最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最“狼性”的行动力。“单打独斗”已难以形成战斗力,“握指成拳”打出去才更有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个值得关注的词——“创新联合体”。
    在经济活跃的江苏,这种模式早有践行。然而,抢占创新制高点,勇闯技术“无人区”,我们仍需“越过山丘”。如何形成更有力的组织形式、更高效的资源配置,以及不缺位、不越位的政府作为,或将成为我省打造“创新联合体”的重要课题。
    先行探索——
    企业“单打独斗”,不如“组团创新”
    大变局呼唤大作为。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联合体”早已呼之欲出,它甚至成为江苏抵御风险、引领发展的“定海神针”。
    在江苏,由工信部门牵头评选的“制造业创新中心”近年来发展得如火如荼,其构架与“创新联合体”概念极为相似。
    早在2019年6月,由盛虹集团牵头组建的“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落户吴江盛泽,这是全国第一家由民营企业牵头组建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江苏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从组建模式到参与成员来看,都不愧为“全明星阵容”——长三角地区的15家龙头、骨干企业作为“股东”,吸纳企业、高校院所共110家联盟单位,涵盖国内纺织纤维完整产业链,覆盖纺织行业领域50%以上的国家级实验室、技术中心等研发资源。
     “针对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仅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是不够的。”一路见证该中心成长为“国家级”的中心董事长梅锋感慨说,这种由各怀绝技的公司构成的“协作企业群”,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互补短板,将极大提高创新效率,也为产业发展注入巨大活力。近两年来,该中心已先后攻克无锑纤维、阻燃纤维、国产环保油剂等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并进入成果转化阶段。
     “只有让企业做主体、科学为推力,站在国际化角度将市场、技术、人才、资本等各种要素聚合起来,才能在高端制造业中分一杯羹。”省工信厅技术创新处处长李健介绍,截至去年底,全国已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7家,江苏占2席,此外,江苏还有9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正为“升级”准备着,这些创新中心,正是未来带动相关产业链向高端攀升的关键。
    强调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联合”,这不仅仅是政府层面的期盼,也是企业应对新一轮挑战的自觉行动。
    拿出800万元,全球范围求联盟,誓要一年半时间内拿下“激光控制数字化”这个关键技术——去年,江苏金海创董事长周双留立下“军令状”,带着资金和决心找到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助其拼出一条新路来。金海创作为“激光控制”领域龙头企业,掌握的技术全国领先,已占据国内60%的市场份额,但周双留并不满足于此。“如果激光控制的精度能从十几微米提升到几微米,我们就能抢占‘微加工’领域的市场,在全球企业链中拥有不可替代的议价权。”他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届时整个制造业都将迎来新局面——芯片设计更精细、汽车锂电池制造效率更高、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质量更好。
    原创最需要有为善为的企业家,想在“刀光剑影”的全球性竞争中立于不败,需要更多类似这样回归“责任感”的企业。
     “对技术创新的敏感性是非常必要的,这是转型时期最基本的企业家修为。”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业务发展部主任陈小蔷服务、对接企业多年,鼓励企业创新一直是她的职责所在。她认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联合体”有三层含义——企业是创新需求的主体、企业是为创新出资的主体,企业是使用创新技术的主体。“只有满足这三个主体,企业创新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技术革新会反哺商业,商业追求又需要不停创新,这会形成一个相互驱动的循环,最终实现行业发展。”
    山丘在前——
    企业组团出击,还需突破桎梏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依靠“联合创新”,可以创造更大价值,但组建“创新联合体”并非易事,还需跨过一座座现实“山丘”。
    组建“创新联合体”,主体在企业,关键在“龙头”。由领军企业牵头,不仅因为他们较为雄厚的资本,更因为他们提出的技术需求往往具有普适性,一旦解决,将带动整个行业向前迈进。
    然而现实是,领军企业牵头创新的真实“意愿”与人们预期的还有差距。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业务发展部高级业务经理马正风分析说,一方面,大企业对主动提“技术难点”也有忌讳,担心因此暴露短板,不利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尖端技术的研发确实需要资金、耐心,还要承担可能失败的风险,即便是行业“龙头”,也很难有魄力下决定,“拥有前瞻性眼光,以及更大胸怀的领军企业,依旧是时代的‘稀缺品’。”
    在与企业“掌舵者”们交流中记者发现,困扰他们组建“联合体”的因素其实不止上述这些。
    位于常州的万帮数字能源公司,已是业界翘楚,但公司所在地常州并非国内的人才“高地”,人才招聘很有难度,比照一线发达城市吸引力不够。公司副董事长郑隽一遗憾地举例说:“之前有一些入职中心的博士,后来被一线城市大厂挖走了。”更让郑隽一遗憾的是,公司一直希望牵头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企业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但这一细分领域还未出现在工信部目录中。他期待,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能同民营企业一起,做出多细分行业领域的技术突破,最终通过技术转移或者孵化项目的方式来辐射中小企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整合行业科技创新资源,会带来新的资金需求,需要省、市、区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协助民企多渠道、多来源解决资金问题。”梅锋认为,谈胸怀与魄力的同时,“资金”始终是企业创新的现实问题,需要各界出手。他举例说,为了打破纤维行业进口依赖,提升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创新中心计划对天津工大纺织纤维界面处理技术工程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展开收购并尽快完成产业化目标,这一资金压力不可小觑。
    陈小蔷对此同样深有体会。她认为,组建“创新联合体”可以明确企业作为出资主体,但如果全靠龙头企业“买单”,确实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她举例,正大天晴作为医药龙头企业,一直热盼攻关“小孔径纳流膜”技术,但因为研发资金过大,企业始终举棋不定。该药企的技术需求其实是一张“纳米膜”,可以保留住蛋白分子,同时过滤掉病毒杂质,该技术一旦实现国产化,将摆脱每年60亿元的进口依赖,这其实也是广大药企的“共性需求”。
    再攀高峰——
    激发“盟主”斗志,也待各方“加盟”
    基础研究是科研的“总开关”,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打牢基础。只有做强基础研究,才能将技术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联合攻关,这也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
    目标已明、方向既定,如何越过山丘、再攀高峰,打造高质量的“创新联合体”,还需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共同发力。
     “我们期待,中央、地方专项科研资金中,能划出一定比例,支持企业创新联合体进行基础研发,并丰富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形式,对纳入政府重大攻关范围的研发可进行事前、事中补贴,事后奖励的政策。”陈小蔷建议,科研资金、税收激励、专利审查等方面给予企业创新联合体以定向政策支持。
     “我们希望带动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统筹行业上下游创新资源,摸清产业链条‘卡扣’,研发更多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强的系列产品,提升产业整体竞争优势。”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汉根说,行业龙头企业必须要拿出“盟主”精神,以更高视野带动产业发展,集团成立国家先进纤维创新中心和石化创新中心这两大全球研发中心,就是通过要素汇聚、能力开放、区域合作等领域的创新,摸索“产学研用”新型产业创新模式,用实力打造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通道。构建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创新联合体”,他建议,积极探索企业创新联合体的组织管理方式,实现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此外,建议政府部门帮助“创新联合体”明确、把关攻关方向。
    作为“创新联合体”的重要“加盟方”,高校院所的作用不可忽略。“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意义非凡,发现、挖掘技术问题,往往能倒逼解决科学问题,促进基础研究和学科发展。”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仲兆祥回忆说,在与某企业联合开展“化工科研”的过程中,他偶然发现某一“催化剂”在工业环节中的反应特点,从而引导他分析出了新的成分特性,还发表了两篇论文。
    在仲兆祥看来,发展壮大“创新联合体”,还需注意明确创新成果权属,建议在合作前厘清知识产权的分配、归属,明确联合创新成果的界定和分享规则,形成市场化激励机制。对于企业、社会资金联合研发的,他建议,鼓励联合体以独立法人企业形式参与并申请专利,根据实际贡献约定专利共享比例,同时有序构建信用约束机制,将投机、毁约等行为纳入社会公共诚信记录,增加违规成本。
     “营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良性生态是打造‘创新联合体’的应有之义,龙头企业牵头搭台、中小企业广泛参与,才能促进技术创新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温贻芳认为,打造“结构优质”的“创新联合体”,可从三个方向发力——首先要建立以“领先技术”为核心的“公司+联盟”体制。纵观国外创新平台建设经验,“政府引导推动”“公司+联盟”体制已被证明是“创新的高质量运行模式”。其次要形成以“顶尖技术人才”为中心的精准技术服务机制,即以技术经理人为主,构建起精准对应科学家团队的个性化“人才管家团队”,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和转化服务。还要有以“共享”为核心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治理体系,加速创新成果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专家讲堂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

  • 中国应对全球产业链内向化的政策建议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