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起“高”“新”火炬 国家高新区迈入新征程

    2021-03-16 17:20
    30多年来,国家高新区擎起“高”“新”火炬,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迈入“十四五”,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是中央对国家高新区在新发展格局下赋予的新使命和新定位。
      “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高新区发展要‘又高又新’的重托,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用奋发有为的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把握新使命 迈入新征程
      “去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是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总目标。”贾敬敦表示。
      其中,“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就是要率先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探索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相互促进的全面创新示范道路。“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就是要率先垂范高质量发展模式,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30多年来,国家高新区成功探索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积累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在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具有突出优势。
      据初步统计,2020年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41.8万亿元、工业总产值25.8万亿元、利润总额3.3万亿元、出口总额4.3万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8.4%、7.2%、8.3%和5.0%。与上年同期数据相比,国家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累计数自7月份以来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利润总额累计数连续5个月同比实现正增长。
      2020年,国家高新区当年新增注册企业数66.7万家,同比增长7.7%。日均新注册企业数超过1827家,较上年平均每天多注册130家,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活跃度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国家高新区集聚培育了全国36.4%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三成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67%的科创板上市企业;国家高新区内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等特征的瞪羚企业数超过3330家,比上年度增长12.4%,瞪羚率为2.4%,国家高新区瞪羚率持续维持在高位。
      以创新为核 建设创新驱动示范区
      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根本路径,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国家高新区要重点从六个方面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贾敬敦表示,一是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聚集高端创新资源,吸引培育一流创新人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成果产业化、转移转化,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战略。
      二是要打造高能级双创升级版,完善创业孵化链条,加强对科技创新创业的服务支持,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创业孵化平台,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促进高水平创业。
      三是培育新时代创新型市场主体,支持高新区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大力发展创新型领军企业,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建立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企业生态圈。
      四是要坚持发展实体经济,打造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做强做大特色主导产业,培育若干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加强场景构建和供给。大力发展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的数字经济。
      五是要充分发挥区域创新高地作用,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打造区域新的创新增长极,通过共建海外创新中心、海外创业基地和国际合作园区等方式,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六是要加大先行先试力度,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营造高质量的发展环境。
      以人为本 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作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贾敬敦表示,高质量发展是充分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国家高新区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的发展。国家高新区要率先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持续营造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平台,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高质量发展是产业高端化的发展。国家高新区要推动产业由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向技术密集、知识产权密集迈进,优化产业结构,聚焦发展实体经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效率的发展。国家高新区要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企业经营效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真正坚持和落实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方针。
      高质量发展是科技和社会的均衡发展。国家高新区要推进科技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以及社会管理相互耦合,以科技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绿色的发展。国家高新区要实现绿色生态发展,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国家高新区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贾敬敦表示。
      “面对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国家高新区还存在一些薄弱点。”贾敬敦表示,比如,国家高新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占据全球技术主导权和话语权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与领军企业尚不够多;全国国家高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严峻。此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回归现象突出,部分国家高新区存在战略位势弱化、关键权限下放不够、管理体制效率和活力不足等问题。
      贯彻新理念 成为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和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历史节点上,“十四五”的5年,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意义,肩负起特殊的历史使命。正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所强调的那样,“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5年。
      “‘十四五’时期,对于国家高新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贾敬敦表示,国家高新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高水平创新创业生态,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全力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成为引领和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和强大引擎。
      “深化自主创新引领科技自立自强。”贾敬敦表示,国家高新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原始创新和引领创新,进一步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建设科学城、科技城等重大创新载体,系统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协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前沿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创新功能区,构建科技创新核心战略力量。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国家高新区要精准把握产业链核心和薄弱环节,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选择一批特色主导产业领域,加强资源高效配置,培育若干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超前布局面向未来的前沿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加强场景构建和供给。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构建区域协同和国际化发展新格局。国家高新区要充分发挥区域创新高地作用,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增强服务全国创新发展的能力。探索异地孵化、飞地经济、伙伴园区等方式,加强与周边区域、中西部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探索高水平开放新机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建设高水平开放合作载体,提升集聚和辐射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
      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国家高新区要进一步完善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加快探索与新产业、新业态、新场景发展相适应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从产业服务的提供者向产业服务的组织者、创新环境的营造者转变。优化内部管理架构,探索实行扁平化管理,实行大部门制、岗位管理制度和聘用制,建立完善符合实际的分配激励和考核机制,激发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积极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新型共治模式。
      “示范引领绿色发展。”贾敬敦表示,“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底线,是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人与经济、自然、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家高新区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底线思维,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一切工作之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加强绿色技术供给,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提升绿色生态环境,健全绿色发展机制,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园区和绿色发展高地,全面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科技日报)
专家讲堂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

  • 中国应对全球产业链内向化的政策建议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