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开区服务协同共生 向更高目标昂扬奋进

    2020-04-29 16:14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开区上下急行军、强行军、苦行军,虎口夺食抢机遇、雄心壮志干事业,赢得了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首位度、贡献度、美誉度,事业发展迈入新阶段、开创新局面、开辟新境界。综合考核在全市勇夺三连冠,成功获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国家绿色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等金字招牌,综合实力、实际到账外资分别跃居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第25位、第10位。
    站在收官“十三五”、布局“十四五”的历史节点,肩负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探路领跑的神圣使命,经开区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清醒头脑,深入思考如何增强忧患意识,在大战大考中危中抢机、奋力夺取“双胜利”?如何增强标杆意识,在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中提高站位、创造更大优势?如何增强担当意识,在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中走在前列、引领区域发展?做好今年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紧扣“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奋力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目标,坚持服务、协同、共生,加快构建特色园区、创新园区、绿色园区、智慧园区、幸福园区“五个园区”,在全市当标杆、全省争一流、全国创特色。
    当好产业发展标杆、奋力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必须以更新的思维加速转型升级。在培育特色中壮大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坚定不移推动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向高端攀升,打造世界工程装备制造之城和新能源产业基地;持续发力集成电路材料链、装备链、封测链、应用链和第三代半导体,坚决建成全国集成电路及ICT产业新高地;大力实施生物医药产业招商暨东湖医学创新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挺进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50强。抢抓“新基建”机遇,在5G通讯、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精准发力,抢占竞争制高点。要在担当作为中全力招大引强。坚定不移把“招商1号项目工程”作为提升中心城市产业能级的根本,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强、行业5强,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畏气概、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勇气,确保宝能数字未来城、新材料产业园等百亿级龙头型、基地型项目,深兰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上海电气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德展健康徐州新药产业园等50亿元重大项目签约落地。要在连接协同中赋能项目建设。坚定不移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做好“六稳”工作最有力的支撑,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e资管”平台为抓手,狠抓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坚决把耽搁的时间夺回来,确保省市重大项目、“765计划”、“1090”产业项目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当好双向开放标杆、奋力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必须以更足的干劲建强高端平台。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加快推进亿吨大港金山桥作业区、疏港铁路专用线建设,完善综合保税区功能,构建“海河连通、区港联动、多式联运”体系。以打造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为引领,深入推进外贸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建设特色园区。坚持高端引领、龙头带动、链条集聚,持续推进特色园区“2030”工程,健全完善金龙湖创新谷、凤凰湾电子信息产业园、新微半导体加速器等14个特色园区功能,加快推进金龙湖智慧谷、东湖医学创新港、集成空间产业园等12个特色园区建设,让更多的“凤凰湾”在中心城市拔地而起,让更多的“国字号”在徐州集聚发展。健全科技创新平台。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合作,加快中科院微电子所集成电路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氢能燃料电池产业技术研究院、徐州“无废城市”技术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全力争创一批省级、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打造淮海经济区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当好营商环境标杆、奋力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打造最优环境。要对标先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紧扣世行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围绕保护中小投资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招投标等领域,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营商规则体系,在新一轮扩大开放中抢占先机、赢得未来。要深化改革打造便利化营商环境。围绕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更深层次地“改”,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系统性再造,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更加便利地“用”,坚持线上和线下融合、标准化和个性化共进,全面深化“一门、一网、一窗”改革,大力推进“e窗行”,创新“咨询+导办+综合窗口”模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要审慎包容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宽严相济、柔性执法,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既在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中体现“亲”,又在依规办事、依法办事中守住“清”,严防一刀切、切一刀,一停了之、一罚了之,在执法服务中彰显温度、赋能企业,构建政企“命运共同体”。
    当好产城融合标杆、奋力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必须以更大的力度突破二元结构。高品质建设高铁新城。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在全市率先开展“科产城”融合试点,进一步优化总部经济、科技研发、高铁商务、城市居住等功能布局,加快高铁商务核心区、东湖生态片区、健康休闲涵养区、高铁物流配套区等规划落地,全力打造枢纽新城、产业新城、特色新城、生态新城。高标准健全城市功能。坚持服务产业、健全功能,大力推进“1050”城建重点工程,有序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持续完善“一港一路三纵三横”交通路网,连接东五环、打开新通道,为项目建设、产业发展铺筑坦途。高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把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一体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事实做、便民惠民,持续实施“1080”为民办实事项目,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发展成果。
    当好区域治理标杆,奋力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必须以更实的举措推进制度创新。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工程为龙头强化党建统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强化德治先导,以基层民主建设为突破强化自治基础,以网格化社会治理为抓手筑牢法治保障,在推进“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上走在前、做示范。要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以“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建立污染防治监测和评价机制,充分发挥“金龙湖绿网”污染防控指挥作战平台优势,打造“测得全、看得见、说得清、管得住”的智慧之网、品牌之网;建立全域水生态保护和治理机制,创新生态治理投融资模式,打造产业高端、生态优美、人民共享的绿色园区。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健全安全生产监测监控体系,建强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平台、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实现智慧动态感知、智能预警处置。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区级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级卫生室三级医疗体系,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当好新时代基层党建标杆、奋力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必须以更强的责任担当夯实基层基础。要深入实施“党建+”工程。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建设与特色园区、营商环境、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党的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社会责任”的企业治理模式,实现“党建强、发展强”。要驰而不息转变作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健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长效机制,真正让基层干部把精力用在抓发展、促稳定、惠民生上。要标本兼治惩腐肃贪。把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与巡视巡察反馈整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专项巡察、村(社区)常规巡察,进一步健全重点领域监管制度,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制度健全、运行有效、具有园区特色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产业是园区的生命,文化是园区的灵魂。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奋力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需要厚植服务、协同、共生的园区文化,全力做到为你而变、因你精彩、与你共生。要刷新思维方式,引领高质量发展。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我们迫切需要进行一次深刻的认知革命、思维革命,树立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协同思维、用户思维、成长型思维,从“电梯模式”转到“攀岩模式”、从克服困难转到习惯困难、从竞争逻辑转到共生逻辑,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要勇于革新自我,构建价值共同体。持之以恒强个体,每位干部都要增强主体意识、危机意识,自我点燃、自我成长,成为最具敏锐眼光、最具标杆担当、最具拼抢意识、最具专业素养、最具吃苦精神的“虎狼之师”。连接比拥有更重要,协同比分享更有价值。要下大力气强链接,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中心,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尖刀班”、战斗小组、项目化团队,赋予平台、赋予机会、赋予资源,坚决打破“部门墙”、坚决打破组织边界,打造平台化赋能型+分布式共生型组织结构,在高效服务中共创价值、共生共赢。要创新评价体系,激发活力争一流。紧盯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导向,以考核定实绩、以实绩论英雄,健全完善体现园区特色、激发个体创造、释放组织活力的“四位一体”绩效考核体系,旗帜鲜明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拆迁征补、民生服务、信访稳定等“四个一线”的榜样、标兵、能手重奖重用,对改革创新、进位争先的部门单位给予褒奖,激励干部敢闯敢冒、脱颖而出,推动经开区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迈上新高度。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