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国际合作园区的规划特征及借鉴意义

    2019-03-05 10:29
    境内国际合作园区在规划编制模式、规划编制体系、规划管理体系方面皆具有较高先进性,对我国传统开发区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完善、规划理念和技术的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系统的规划编制模式 
    由于开发资金、建设周期等问题,传统开发区一般采用“滚动式”规划开发模式,基本构建园区总体发展的大框架和大方向,对应需求的紧迫性先对生产空间进行规划建设,再逐步完善配套设施、交通系统、生态空间等专项规划,园区总体规划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有可能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修改。合作园区以相对充裕的开发建设资金为依托,采用“成片式”规划开发模式,在开发前即确立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系统的规划建设方案,建设开发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开发程序。倡导“规划先行”,开发建设前的规划编制体系清晰(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分区指导规划),各层次的规划内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让各层次规划在日后实际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张弛有度。在“成片式”系统规划指引下,开发片区建设完成就是一个体系完整、配套完善的产业空间,可以实现企业的“拎包入驻”,也保证了规划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创新的规划编制体系 
    境内国际合作园区的规划通常以外方合作国家的先进规划为样本,结合园区所在地的实际条件和需求进行本地化调整,形成独具特色的规划编制体系,在园区规划理念、规划内容、规划方法等方面皆有所丰富和创新。在规划理念上,倡导产城融合、三生协调、特色发展。在规划内容上,引入了“白地”、“灰地”等新概念,参考国外先进园区的相关指标结合国内城市规划的指标要求,形成兼备国际化水准和实用性、可操作性的规划指标体系。在对“生活化”的处理上,摒弃只在产城结合处的局部功能处理,合理分配产居用地比例,引入“邻里中心”概念,统筹分布生活性公共服务设施,实现生产区与生活圈的内部融合。在生态协调上,传统园区主要是通过园区绿化、监控生产能耗和排放来协调生产和生态的平衡。境内国际合作园区尤其是生态合作园区在规划上更注重人工和自然环境的融合,善于利用生态基底,通过规划设计更好利用原有环境,强调融于自然,而不是重塑人工生态。在规划方法上,强调科学性,构建园区规划的GIS、自然环境监测等数据库,使规划编制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高效的规划管理体系 
    境内国际合作园区在规划管理上,强调效率优先,管办分离,构建制度保障体系,保障规划实施。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苏州工业园区采取“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通过“一站式”服务中心平台,实现规划管理行政事务的集中处理和快速反馈,为园区规建局提供便利。苏州工业园区构建了科学而严格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确保了规划的严肃性与延续性;构建了协调而高效的执行制度体系和综合协调的规划管理执行体系,支撑规划成果的实施执行;建立了以综合规划管理处为核心的职能机构和透明而公正的规划监督与公众监督体系,确保园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另外,通过完善的规划管理技术平台和精细化的土地用途分类和规划管控细则对园区规划发展进行技术追踪和精细管理,保证规划管理的科学性。 
    对传统开发区规划的借鉴意义 
    传统开发区一直作为产业集聚区发展,承担城市产业退城进园、集聚发展的任务,由于资金、发展阶段等限制,难以实现统筹规划,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缺乏长远考虑,企业入驻往往先到先得,规划前期难以落实,后期难以更新调整。园区规划定位缺乏特色,“千区一面”、同质竞争严重。在规划技术上,由于以开发区为主体的针对性的技术标准的缺失,常采用城乡规划通用的国家标准,然而通用标准远滞后于开发区的发展实际,影响园区的运营管理。在规划管理方面,传统开发区以政府为主导,管营合一,垂直化管理,政府计划性强于市场性,组织机构层级繁复,规划管理效率难以提升。传统开发区正经历“第四代园区”的转型升级,境内国际合作园区规划先行的开发理念、融合化、协调化、特色化规划理念,定制化、刚柔并济的创新规划标准、因地制宜的规划方法和市场化、扁平化的规划管理都对传统开发区规划升级有较高借鉴价值。
    传统开发区与境内国际合作园区规划模式比较

    (国际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