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园区动态

    产业园区社区化新范式:打造新场景

    时间:2023-12-27

    又是岁序更新之际。2023年,变局、冲突、魔幻、复苏是这一年的历史注脚。当新周期到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产业园区和商办行业今年给出了怎样的答卷?

    12月22日,在首届中国城市更新年会·2023(第七届)中国产业园区与商办新驱动力峰会暨首届产业社区发展大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城市更新·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重构人产城·实践新场景”的主题,展开纲举目张的思辨与对话。

    打造新范式

    “园区”到“社区”,尽管空间尺度不同、解决方案不同,但人、产、城的融合是共识。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园区的社区化,难点和堵点是什么?与会代表畅所欲言。

    “成为一个示范产业社区,首先要有空间,第二要有专业的运营。既要为创新服务、为产业服务,也要为城市服务,尤其是要满足年轻人的需求,比如体育馆、电影院都要融入产业社区规划中。”北京实创科技园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春财表示。

    “新时期,除了城市更新和都市产业项目,产城融合越来越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最关键的是要做好产业与城市之间的规划,找到人与产业、人与城市的发展逻辑。”天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国庆认为,此外,还要做好选址,如果项目当下不具备发展产业的禀赋,就做产城融合,只能变成有产无城或有城无产。他举例说,如何来借力,比如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纳入京津两市重点项目,获得了比较多的先行先试政策。他同时强调,“打造项目能级、政策兑现度,一如既往沿着‘规划先行、以人为本、产城协同、政策赋能’路线走非常重要。”

    “基于过去十几年积累下来的一些思路和探索,我认为有两点值得思考:一是要运用好数字化智能化工具,用技术释放出劳动力,提升生产力;二是提出‘云社区’概念,有效率的服务一定是高科技的。”智链合创科技有限公司CEO范阳说。

    “产业服务场景搭建是需要立体化和营造的,它不仅仅能够实现园区与入驻企业上下游之间,园区与行业伙伴之间,园区与政府之间的社区化链接和互动。”北京禄米仓新视听产业园运营总经理王维纬表示,“场景化的服务包括线上线下的服务载体、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的设立,它不仅促进了园区入驻企业之间邻里的协同关系,同时更重要的是扩大了朋友圈,促进了产业发展。”

    作为国家大学科技园代表,电子科大科技园副总经理杨凡认为,在产业社区板块,做好3方面工作非常重要:一是抓好科创的技术和技术的来源;二是抓住人才,人才是产业社区非常重要的方面;三是围绕人才重点解决好员工的生产生活以及协同政府做好相关配套工作。

    发展是硬道理

    “卷”字当头,商办地产蝶变的发力点在哪里?当处在博弈的“下风”,商办主体有哪些路线和策略可以执棋落子?与会代表各抒己见。

    “面对当前市场,关键要站在资产经营的中央看后续发展,率先解决活下去的问题,聚焦整体经营的最终表现。具体措施上,我们提出不断优化服务,尽一切所能协调各种资源服务客户。”北京中海地产商业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张存理表示。

    “商办向哪里增长?从市场角度,接受市场的变化以及周期的调整,对预期做一个重新考量。”兆泰集团写字楼板块负责人刘旭东表示,“从楼宇角度,其实每个大厦所处的环境和经营状况不同,很难用同一种策略,但‘成本’是一个关键考量。成本以外,提供更长期的服务办公解决方案是兆泰现在在做的;从运营的角度,我们强调,不断推陈出新,可能是一条出路。”

    大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岩兵表示,大族的发力点还是产业服务,服务是增加跟现有企业黏性的关键。其次,通过生态圈的打造留住既有客户、吸引新客户。同时,利用政策优势做产业集聚和产业服务也是其特色和优势。

    翰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常宇表示,作为基金代表,其更看重指标,不管是运营能力、产品、服务、客户,最后都要用经营业绩来衡量。扎扎实实把产品运营做到位,注重成本控制和人员控制,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交付是关键。“另外,我认为一要因地制宜,二要具有领先优势。”

    CBRE华北区研究部负责人孙祖天总结说,今年商办市场有3个特点: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细分领域表现非常活跃;以新能源、新基建为代表的能源和公共事业扩租或者变迁活动明显优于其他行业。二是来自中型的腰部企业需求更强烈,且更看重空间的使用效率;三是今年大家普遍关注95后甚至00后人群,他们看重通勤时间、地段位置、居住社区配套等软硬条件。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