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融资服务

    关于重点骨干企业转型提升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1-12-22

    重点骨干企业是维护区域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石,是引领区域经济转型提升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推动锡山重点骨干企业转型提升步伐,培育一批竞争力、影响力在国内外堪称一流的旗舰型企业,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全面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是确保锡山“十四五”时期顺利实现赶超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也是开发区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的战略重点与努力方向。本文结合锡山开发区企业发展实际,就企业再造的路径选择、实施步骤等方面作了初步的设想和探索。

    一、作用与意义

    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根据钱德勒的经典研究,大企业是一国经济的脊梁,在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替代作用。培育发展重点骨干企业、引导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是夯实赶超基础、加快赶超进程的客观需要和战略选择,同时也是提升经济竞争力、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1.重点骨干企业是提升综合实力、展示城市形象的有效载体。现阶段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大企业、大集团为代表的重点骨干企业之间的竞争。我们在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它们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时,很重要的标准是看它有些什么知名企业、企业规模有多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多高、品牌知名度有多强,因此,重点骨干企业称得上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名片”。大型企业集团在推动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也使这些城市也因为拥有这些重点企业而闻名遐迩。从一定意义上讲,锡山开发区也只有抓好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展,才能主导区域竞争的格局以及所处的地位。

    2.重点骨干企业是推动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的中坚力量。一般来说,重点骨干企业往往是行业的领军企业,这些企业在资金实力、技术积累、管理机制、人才储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效承担起了一个地区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投入资金大的重量级产业项目的投资与建设,是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有力支撑和中坚力量。以从开发区情况看,2020年,67家大中型企业的R&D投入占比达到开发区的65.3%;超千万元技改项目中,百强企业技改投入达到近60%,建有“三站两中心”的企业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几乎全部集中于重点规模骨干企业。因此,规模骨干企业无论是在重大创新还是在渐近创新方面带动作用明显,在推动科技进步、实施创新驱动方面能量更大、程度更深、效果更好。

    3.重点骨干企业是牵引地方发展、引领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重点骨干企业由于其规模和效益在同地区中处于龙头地位,它所创造的产值、上缴的税金和提供的就业岗位等方面都要明显高于一般企业,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深圳、苏州等地,大型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例超过30%,利税总额超过20%;在大型企业集团云集的青岛,其拉动作用更为凸显,研究表明,海尔、青啤、海信、澳柯玛、双星5大企业集团的销售收入增长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带动全市GDP增长0.37个百分点,而其他工业企业只带动0.195个百分点,5大企业集团对GDP的贡献是其他企业的1.9倍。另外,大型企业集团在吸纳大量就业的同时,在公益事业、扶贫济困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明显,特别是红豆、兴达等大型企业慷慨解囊的善举在社会上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和示范效应。

    二、路径与成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教授研究发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具有规模收益递增趋势,通过转型升级的方式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是企业发展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的必然过程,也是企业适应市场规律、应对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从对开发区部分2010年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或行业领军型企业的调研结果看,绝大部分企业对转型提升的认识清晰、思路开阔、措施得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加工向整合转变,积极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从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寻找增值空间,是确保产业价值实现最大化的根本保证,企业如果只把注意力盯在加工环节,往往难以抵挡住市场行情大起大落严峻考验。经历了金融危机中该行业倒闭率达80%的生死挑战,使华东可可更加认识到产业链经营的重要性。多年来,华东可可始终坚持原料、生产、加工一体化自营模式,公司在西非、南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可可豆原料基地,确保了原材料供应和价格稳定。在继续做大可可粉、可可脂这些主业的同时,公司致力改变半成品供应商的形象,将产业链向可可热饮、乳木果油、成品巧克力等终端产品延伸,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呈现出规模、质量、效益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2.从单一向多元转变,积极开拓利润增长空间。当企业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以多元化经营的方式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企业转型提升的重要途径。林芝山阳从一家专业的摩托车及车体件生产企业,逐步转变成了一个涵盖机械、食品、塑业制造等四大行业、二十多个产品的集团公司。目前,公司可可粉的产量已名列无锡地区前三,塑业制造从车辆配套向家电、家具配套发展,已逐渐在金融服务领域崭露头角,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业绩。下阶段,公司决策层决心在多元化发展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行,通过技术团队的培养和打造,向技术层次更高、发展空间更大的新材料产业进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企业转型提升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3.从求大向做精转变,积极奠定行业龙头地位。专业化与多元化战略各有利弊,关键是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兴达泡塑近20年来始终坚持“不分散投资,一心做专做精才能做强”的发展理念,一步一个脚印耕植于EPS领域,将EPS核心业务由乡镇小厂发展到国内第一,继而做到了世界第一。当前,公司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通过建立江苏省高分子聚合发泡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兴达院士工作站等政产学研载体,阻燃、保温、隔热的各类EPS相继问世,应用范围也从包装材料扩大到交通、建筑和环保等领域。未来5年兴达泡塑将继续在EPS领域“精耕细作”,努力实现一家公司上市、年销售突破200亿元、建成3家全新的大型生产企业等战略目标,进一步奠定“兴达”在全球EPS产业的领军地位。

    4.从代工向自营转变,积极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代工方式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从长远看,在环境容量及要素价格的制约下,生存难度越来越大、空间越来越小,必须依靠自主品牌和自主营销,走自我发展的道路。恒田纺织从成立初期的为日本厂商代加工,到如今创立“歌帝”品牌,目前已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100多家专柜。经过多年培育,“歌帝”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自主经营所占份额已达到企业总业务量的10%以上,并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逐步走上了从单纯代工向自有品牌经营的发展轨道。

    三、不足与劣势

    经过多年实践,开发区重点骨干企业在转型提升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综合来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规模偏小。开发区还没有形成本地纳税超百亿元企业,销售规模排名第一的健鼎电子与周边地区的沙钢等超千亿元级企业相比差距巨大。二是数量偏少。2020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企业不超过20家,没有形成数量充足、基础雄厚的骨干企业梯队。三是实力偏低。在2020年销售收入排名20强骨干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属于金属材料加工型企业,在本质上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距离形成自主专利、产品标准、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差距甚远。四是创新偏弱。2020年,开发区大中型企业平均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2.1%,单个重点骨干企业大多低于5%,远低于国际上平均10%的标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不足。同时,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潜力型龙头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客观上制约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方向与建议

    1.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在重点领域攻坚克难。企业发展基因、成长途径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具有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的技术、产品、品牌和服务,这些要素又是互相影响、互为促进的,有了核心技术才有可能开发出好产品,继而有好品牌好服务。从开发区实际看,重点应以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和资本运作为突破口,推动企业由低端向高端迈进、占领微笑曲线两端。一是注重科技创新,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以全面持续创新提高竞争力,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不二选择。一是提高原始技术创新能力。引导有条件的骨干企业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趋势,着力开展前沿技术、基础性技术、核心技术的研发,抢占科技制高点,在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技术领先。二是提高技术引进吸收消化能力。引导科技型骨干企业立足自身实际,善于在引进中学习、在学习中赶超,逐步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三是提高技术更新改造能力。鼓励重点骨干企业用足用好技改政策,把技术改造的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等方面,将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淘汰落后产能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加速技术更新步伐。二是推行品牌战略,树立长远品牌经营理念。品牌是软实力,是赶超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重点骨干企业真正把培育发展名牌作为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和有力举措来抓紧抓好。加大创牌力度,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根据企业条件每年在品牌培育方面投入一定资金培育发展自主品牌,依托品牌的力量奠定行业的领军地位。大力提升自主品牌价值,“红豆”、“大明”、“锡发”等驰名商标要在努力发挥品牌效益的同时,积极争创国际知名品牌。抓紧申报认证,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品牌战略实施方案,积极开展省市名牌产品、省市著名(知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创建、申报、认证工作。抓住各类博览会、展销会、贸洽会等机会,积极扩大企业和产品宣传,全面提高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发挥名牌效应,加大品牌的投入和宣传力度,在品牌的推广、创新和经营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开发区现有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的优势效应,增加无形资产的价值,达到扩张企业规模、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三是强化资本运作,推动改制重组扩张规模。通过资本运作促进企业快速裂变扩张是当今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应鼓励和引导完成自我积累的重点骨干企业顺应形势,主动参与。突出资本重组,围绕强化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这根主线,大胆推进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控股、参股,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有效积聚,在优化组合中创造出新的生产力,产生倍增效应。突出企业上市,对已上市的企业,可通过增资扩股、可转换债券等渠道,保持持续融资的能力,发展增量,盘活存量,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路桥集团等已进入辅导期的企业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加快推进上市步伐;对兴达泡塑、新日股份等运行质量较好的重点培育企业应加快股份制改制步伐,争取尽快进入辅导期,形成上市企业后备梯队。突出合资合作。鼓励重点骨干企业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的挂靠、联合、重组活动,利用其资金、市场、信息、管理、技术、人才、品牌等优势,参与开发区企业改组改造、兼并重组,实现企业的裂变扩张。

    2.发挥政府助推作用,在关键环节有所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已成为共识,但政府职能转变并不代表可以“无为”而治。相反,在推动重点骨干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政府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履行更多的义务,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是激发内在动力。企业转型升级的直接动力在于收益与成本的动态权衡比较,同时,一个企业能否致力于转型升级以实现技术领先,与企业家的技术战略抱负及领导素质紧密相关。企业的转型升级,关键是企业家群体素质的升级,应高度重视对企业家队伍的培养教育,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家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活动,引导他们树立国际视野,确立现代经营理念,打消在企业上市、科技投入等方面的顾虑,提高带领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要加强龙头型企业创新文化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与激励,以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与模仿效应催化其他企业家群体创新与发展意愿,从而使整个地区企业家群体焕发生机,激活转型升级的热情,从根本上改变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二是加大外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承担无法预估的风险。一些企业的选择往往倾向于保守行为,宁可选择低成本、低风险、低收益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也不愿意选择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创新型生产方式。所以,转型升级虽然是企业主体的内生行为,是市场的力量在起作用,但自发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往往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因而更需要政府良好的制度设计,例如在企业上市、技改扩能、品牌建设等方面探索出台力度更大的激励政策,使政策的引导和体制机制的激励转化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外在推动力。三是优化发展环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政策扶持的空间将越来越小,在培育重点骨干企业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做好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文章。强化服务企业的意识,健全服务体系,为重点骨干企业发展提供科技、信息、法律等多方面的服务,土地等资源要素也应有重点、有选择地向骨干企业倾斜;适时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及时了解掌握重点骨干企业在经营、管理、建设、发展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协调解决。政府也应善于做企业家的知心朋友,在思想上多交流,心灵上多沟通,生活上多关心,给企业家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为企业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3.发挥社会协同作用,在重要环节添砖加瓦。重点骨干企业的转型升级不可能闭门造车,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些都离不开包括金融服务、公用事业以及行业组织等各个社会层面的关心支持。一是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当前,“融资难”是企业加快发展的一大瓶颈制约。引导金融企业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开发更多符合当地企业发展、灵活多变的金融产品,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对于具有核心技术、独特商业模式的创新型企业,积极探索通过产权交易中心进行股权质押融资和权益融资,包括采用技术转让、技术入股、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等方式,进一步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引导企业在融资的理念和方法上拓宽思路,对于符合条件的成长性企业要积极引入私募基金(PE)、风险投资(VC)等外部资金,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金融支撑。规范、引导民间借贷,加强对融资性中介机构的管理,规范融资性担保行为,实现实业发展与民间资本的良性互动。二是完善公共事业服务。公共事业部门掌握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必需的水、电、油、气、热、通信等重要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各级政府应加强与重要公共事业企业的沟通协调,协助解决好企业在水、电、气等生产资料增量扩容、迁移改造等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加强夏季用电高峰时期电力统筹调配工作,引导企业采取错峰用电等方式,确保企业订单有效执行,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因缺电造成的损失。引导公共服务行业兼顾好行业和地方的利益,进一步规范公共事业行业收费行为,给予企业平等交易权,坚决杜绝公共服务企业利用搭车服务并强行收取费用的第三方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转型升级发挥辅助推动作用。三是提高社会组织水平。重点是健全以政府公共服务、非营利机构公益性服务和中介机构商业化服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构筑企业管理辅导、信用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支持、法律服务等体系,有重点地向骨干企业提供项目策划、技术应用、政务代理、人员培训、融资支持、募股上市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和服务。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库,实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对企业信用评价的协调联动和信息交流与共享。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依法治企能力。充分发挥社会法律组织、行业协会的维权作用,为骨干企业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