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动态

    重磅揭晓:2022年中国城市创新生态指数

    时间:2022-10-10

    在创新驱动新时代,城市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引领作用。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包括12份指数报告系列指数排名,及长三角、江苏省、G60科创走廊3份分析报告。开篇重磅揭晓2022年“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年度排名20强。

    2022年《“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是由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施琴芬博士牵头,协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张秋菊团队、南京审计大学于娱团队、南京邮电大学朱卫未团队、苏州科技大学吴征天团队、江苏科技大学吴洁团队、清华大学陈劲团队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田杰棠、新华社中国财富研究院张庆源、上海科学院李万等近百人形成的联合研究成果。

    城市是创新的载体,创新是城市的动力。促进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涵养培育和演进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城市发展的普遍共识和战略抓手,是城市创新发展能级提升的必由之路。

    根据课题组测算,对创新生态指数前20强城市的区域、梯度、位差与维度进行如下分析:

    一、区域分析:长三角集聚效应显著,江苏省入围城市数量位居第一

    创新生态指数前20强城市区域聚集效应显著。创新生态指数排名前20强的城市中,长三角地区表现亮眼,入围的城市较多,占7席,其中江苏省尤其突出,独占3席。广东省、浙江省和山东省并列第二,各占榜2席。湖北省、四川省、陕西省、湖南省、安徽省、福建省和河南省各有1个城市入选。四大直辖市均进入前20强。江苏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人均GDP自2009年起,连续稳居全国第一,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其与上海市、浙江省和安徽省共同构筑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更是成为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江苏省在创新生态中的突出表现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超强的人才汇聚力以及打造的“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密切相关的。

    二、梯度分析:北京、上海、深圳依旧扮演“引路人”角色

    根据创新生态指数标准得分可见,前20强城市可分为5个组。北京市属于第一组,领先优势显著。北京市人文底蕴深厚,科教资源丰富,科研院所数量和实力在全国排名第一,具有发展科技产业,打造创新生态的独特优势。上海市和深圳市2个城市属于第二组,在得分上虽然与北京市仍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显著高于其余城市。上海市位于长江口,是中国的超大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智力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深圳市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首个以城市为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始终坚持市场化方向,将科研活动融入产业经济发展,全面发挥人才的关键核心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苏州市、广州市、南京市、成都市和武汉市5个城市位于第三组,第三组与第二组的得分差异相对于第二组与第一组的差异变小。杭州市、重庆市、西安市、天津市和青岛市5个城市属于第四组,济南市、宁波市、长沙市、合肥市、厦门市、无锡市和郑州市7个城市属于第五组,各城市之间比较差异较小。

    三、位差分析:城市创新生态与区域经济规模以及人均经济水平高度相关

    城市创新生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保持一致。深圳市和青岛市2个城市的创新生态排名与城市GDP完全一致,创新生态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度非常高。北京市、上海市、苏州市、广州市、武汉市、杭州市和长沙市7个城市的创新生态排名与城市GDP排名仅相差在2个位差以内。同时,厦门市的创新生态排名与城市人均GDP排名完全一致,北京市、深圳市、苏州市、南京市、杭州市和宁波市6个城市的创新生态排名与城市人均GDP排名相差在2个位差以内。可见,城市创新生态无论与城市的经济规模总量还是人均经济水平都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四、维度分析:创新发展各有千秋,瞄准“痛点”是关键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城市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有力支撑。聚焦创新生态指数的8个二级指标可见,不同的城市在二级指标维度上各有千秋,但也存在一定的“痛点”。北京市和上海市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城市体量大、公共资源紧张等“大城市病”是阻碍其创新生态发展更上一层楼的关键,具体表现在北京市和上海市在创新生活环境维度的表现与其他7个二级指标维度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深圳市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在创新生态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创新国际合作维度排名第一,创新主体规模、创新主体投入、创新主体产出、创新投资环境、创新生活环境五个维度也均位列全国前五,但创新协同互动方面和创新协同平台维度表现一般,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其他城市在8个不同维度发展各有所长,创新生态建设存在不均衡现象。因此,各地方政府应瞄准“痛点”,实施差异化的创新战略,为城市创新生态注入新活力。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