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高水平开放倍添RCEP助力

    时间:2023-07-26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今年以来,中国不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与各成员一道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

    6月2日,RCEP对菲律宾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是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促进成员国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中国积极对接RCEP规则,政策红利也不断释放。上半年,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合计进出口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对中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

    1月2日RCEP对印度尼西亚生效,6月2日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RCEP对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RCEP按下“全面实施”键。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此前就此答记者问时表示,RCEP的全面生效充分体现了15方支持开放、自由、公平、包容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和行动,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全面提升东亚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助力地区和全球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15方货物、服务和投资市场开放承诺,叠加各领域高水平规则,将极大促进区域内原材料、产品、技术、人才、资本、信息和数据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逐步形成更加繁荣的区域一体化大市场,促进成员国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上述国际司负责人说。

    为帮助地方和企业更好更充分地运用RCEP规则,把握市场开放机遇,相关部门推出一系列举措。今年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动高质量实施RCEP,指导和支持地方、行业和企业积极对接协定优惠政策。4月17日-18日,由商务部主办的2023年RCEP稳链固链系列专题培训在宁波召开,培训聚焦提升相关产业有效运用RCEP的能力,深入发挥协定对稳链固链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各地也积极加强政策对接,助力企业把握协定机遇:积极打造线上RCEP智能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原产地证书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开拓和增加面向RCEP成员方向的外贸班轮、空运航线、铁路货运班列和站点,不断提升物流和供应链综合服务水平,如今年3月,江西首个RCEP创新服务中心在赣州市成立,同时赣州国际陆港开出首趟RCEP专列。

    RCEP成员国均是中国重要的经贸伙伴。从贸易看,上半年,中国对大部分成员进出口实现正增长,其中对新加坡、老挝、澳大利亚、缅甸分别增长27%、25.8%、16.4%和15.2%。从吸引外资看,1-4月,中国实际利用RCEP其他成员投资额近89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3.7%。

    进一步为企业带来红利和实惠

    据悉,以RCEP对所有签署国全面生效为契机,商务部将继续做好高质量实施RCEP各项工作,引导地方、行业和企业深入对接RCEP机遇,充分享受协定政策红利,进一步发挥协定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RCEP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和实惠,一方面区域产业链合作更加紧密,RCEP市场潜力逐渐释放,将有力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逐步形成更加繁荣的区域一体化大市场,为企业拓展国际产业合作、经贸交流开辟新空间;另一方面,享惠红利持续释放,RCEP叠加中国和RCEP其他成员已生效的双边自贸协定,为企业更好享惠创造了良好条件,帮助企业降低了贸易成本。

    商务部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袁波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RCEP全面实施后,形成了15个成员国的全覆盖,能够为企业加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提供更多助力,而这也需要进一步对企业在利用RCEP区域累积的原产地规则、统筹利用RCEP与其他相关自贸协定方面加强行业培训和案例解读,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这些规则来降低贸易成本、更好地在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布局。

    “特别是对于许多中小企业而言,利用RCEP的贸易投资规则还面临一些困难,更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服务,比如提供更多的RCEP的公共服务产品,建立普惠的RCEP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孵化获得AEO认证、经核准的出口商等资质提供支持。”袁波说。

    袁波还表示,国内各地方也出台了对接RCEP落地实施的政策措施,有些还建立了专门面向RCEP区域的开放合作平台,这也需要加强宣传推介和平台的政策设计,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和政策来拓展RCEP区域的经贸合作。

    (国际商报)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