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破壁除障 击浪扬帆

    时间:2023-06-21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再迎新进展——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总体工作方案和近期举措。随之,在日前举行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就未来将采取的重点举措作了详细介绍。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怎样的紧迫性?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哪些重大意义?为建设好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各方应加力做好哪些工作?当前,中国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面临的最大阻碍是什么?如何才能破障前行,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积蓄更强劲的动能?国际商报特邀业内权威专家,聚焦热点难点议题,为中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言献策。

    专家圆桌

    霍建国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

    赵广彬 普华永道中国资深经济学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所助理研究员

    (排名不分先后)

    1.在稳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中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怎样的紧迫性?做好这项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霍建国:中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是实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目标的前提和保障。当前,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以各种借口不断加大对中国的封锁限制,致使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外贸外资发展受限,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中国需要积极应对外部挑战,坚持高水平开放不动摇,逐步缓解外部压力,确保外向型经济稳步增长;另一方面,中国应未雨绸缪预设方案,考虑在外部环境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可以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现国内经济的高效循环,以国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冲外部环境恶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要想让国内经济焕发活力,实现高效、高质量发展,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便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做好这项工作的难度在于,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公平法治统一的营商环境。首先,需要完善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增加政策信息的透明度,解决好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保证所有的经营者都能够获得充分的市场信息。其次,要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平等对待各类经营主体,调整差异性的政策体系,特别是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的歧视性政策。再次,要保证法律法规及各种文件的统一性,凡不符合国家政策原则要求的应一律废止,确保国家各项宏观政策能够在全国统一执行。最后,应加大治理整顿各级各部门可能存在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以确保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严肃性。

    赵广彬:中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不断提高国内市场的规模和效率。在过去的几年里,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力量,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也较大。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首要目标正是不断提高国内市场的规模和效率。

    二是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壁垒。目前,中国国内市场不是一个单一的共同市场,省际间商品、资本、服务和劳动力四大生产要素的流动仍然存在障碍。除了上述障碍,中国还缺乏一些公共服务方面的全国适用标准。此外,原材料行业也存在许多保护性壁垒,严重阻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发展。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将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壁垒。

    三是深化体制改革,提高经济效率。建立一个高效和不断增长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将进一步提高市场效率、劳动生产率和居民收入。有学者曾指出,与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的发达经济体相比,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不断改革和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制度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依然很大。一个发展中经济体的体制改革越彻底,越能更快地走向技术前沿,成为创新和技术驱动型的经济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在40多年里实现了大幅增长,不过仍然低于一些发达国家,这是因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体,中国尚未彻底完成体制方面的改革。深化体制改革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效率,最终带动经济增长。当前,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已成为中国体制改革的一大重点。一个高效、规范、公平、开放的统一大市场不仅会为中国居民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益,为国内外各行各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也将进一步提升国家的竞争力,促进更大程度的改革开放。

    越:近年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也要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完善、不精准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例如目前中国还存在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比较突出、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不完善、商品和服务市场质量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因此,通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来破堵点、接断点、畅循环、提质量就显得十分紧迫。

    做好这项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更好地厘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从而不断提高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以及执行的协同性。二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会大幅度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从而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三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会促进中国建立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有利于以国内大市场为“内核”强劲吸引海外中高端要素资源向国内市场汇聚,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基础支撑。

    照:当前,全球经贸摩擦加剧,外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日渐增多。中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激发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不仅有利于推动国内大循环,还能够通过集聚全球要素资源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这既能够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源,也将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积极贡献。

    2.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国家着力建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前面有三个限定词——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在您看来,“充分开放”一词如何理解?为建设好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各方应加力做好哪些工作?

    霍建国:《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强调的“充分开放”原则主要指的是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市场之间的开放性,即不允许建立省市和地区之间的壁垒和限制。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生产资料、资本、劳动力资源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首要条件是政策统一,一定要彻底清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各种形态的壁垒。这些壁垒包括产业政策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商品物流销售方面的排他性或歧视性政策,其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导致了严重的不公平竞争,造成了各地产业结构的同质化,甚至会形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大大浪费了社会资源。充分开放的竞争环境则有利于全国资源的有效流动,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保障。因此,打破国内不同省市、不同地区存在的壁垒和障碍,实现充分开放,是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主要原则之一。

    越:“充分开放”强调的是要坚持推进高水平开放,更加重视内外开放政策的联动性,更好地推动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从而凭借开放的大市场强力吸引全球中高端商品和资源要素向国内汇集,以此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深化合作,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要建设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首先要推动制度型开放,强化制度规则的统一。政府应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在推动制度型开放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其次要加快数字化赋能,借助跨境电商创新贸易模式更好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政府和经营主体应加快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包括扎实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搭建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平台规范健康发展等,从而更好地对接国内国际市场。

    照:“充分开放”是面向全球企业和个人的开放,无论是国企、民企、外企,还是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均应一视同仁。下一步,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缩减负面清单,积极对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提升中国开放水平。

    赵广彬:“充分开放”既包括对国内开放也包括对国际市场开放。对国内开放,既包括区域上对外省或外地开放,也包括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开放。

    3.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高效的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降低交易成本,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请您为建设现代流通体系这项重要工作建言献策。

    霍建国:流通是生产的延续,高效的流通体系是保证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中国在推动放管服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社会流通成本明显下降,为提高企业效益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与此同时,中国同发达国家在流通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社会流通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有继续降低的空间。其次,商品销售渠道仍存在诸多障碍和隐形限制,特别是在跨地区的批发和零售环节中仍存在明显的不公平待遇,在入场费和货款支付方面的差异性待遇比较突出,不利于商品在全国大市场流通和销售,削弱了市场竞争的充分性。最后,内外贸流通体系之间也存在着障碍,内销产品转外销相对容易,但外销产品转内销则面临较大的阻力,需要有针对性地破除内外销之间的障碍,形成商品的大流通市场,才能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产生统一市场竞争的积极效果。其结果不仅有利于产品升级换代,也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越:第一,从传统基础设施来看,不仅要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交通运输设施跨区域一体化发展,还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区域联通、安全高效的电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网络,从而为构建高效畅通、城乡一体的流通体系创造完善的基础性物质条件。

    第二,从数字基础设施来看,要加快推进各类网络体系的数字化转型。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所需的新型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不仅要持续推进以5G网络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双千兆”网络与各领域深度融合,还要积极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比如海尔集团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COSMOPlat”,通过输出各类工业互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帮助平台参与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要着力缩小地区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差距。如加快落实“东数西算”相关新基建配套工程,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此外,还应着力在西部各省(区、市)大力推广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成功经验,以此扩大试验区数字技术和功能的受众范围。

    照:流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国民经济循环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建议通过加快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等建设,提升便民服务供给,提升流通的便利化水平;通过加大力度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农村冷链物流系统等,提升流通的集约化水平;通过打造商业载体吸引全球商业品牌,提升流通的国际化水平;通过推动商圈、步行街等的智慧化改造提升,提升流通的智慧化水平;通过打造绿色商场、绿色餐厅、绿色供应链等,提升流通的绿色化水平。通过在上述五个方面下硬功夫,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

    4.您认为当前中国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面临的最大阻碍是什么?如何破障前行,真正建设好全国统一大市场,让中国在纷繁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前拥有更为强大的底气与战略纵深?

    霍建国: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首先,要提高政策设计者、制定者以及监管者对公平竞争的认知水平,准确把握好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具体含义和内容。

    其次,要严格按照关于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相关文件的要求形成各类有效的、规范统一的指导意见,供各地参照执行。中央一级的工作要突出重点,应把打击行业垄断和建设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地方应将清理规范各类产业扶持政策和商品流通政策作为突破口来抓。最后,要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的作用,通过实地调研挖掘、发现典型案例,指导地方完善修改有关规章制度,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监管政策。总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难以一蹴而就,需要监管部门长期努力为之奋斗,其产生的积极效果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是巨大的。

    越:当前,中国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面临的最大阻碍是体制机制障碍,破除垄断和地方保护是难中之难。从全国范围来看,跨区域的司法和监管体系亟须完善,各地区市场监管的规则、标准和尺度有待统一;从地方发展来看,地方政府存在保护本地市场、企业及税源的动力和能力。此外,监管标准不统一、执法尺度不一致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地方干预市场的能力。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堵点和矛盾精准发力。一是加快完善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相关的市场监管及执法的法规和标准体系。一方面,要完善统一市场监管原则,增强法规标准体系的约束力,强化新业态线上线下的一体化监管,鼓励跨行政区域联合发布统一市场监管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另一方面,要加强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对地方保护的形式作出明确界定,并制定处罚条款,以此确保公平公正监管。

    二是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障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只有通过法治层面的构建才能真正破除行政性的垄断,因此要不断健全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制度体系,明确跨区域统一行政执法和司法裁判的标准体系,以此确保各类经营主体要素资源跨区域、跨行业流动免受制度的“硬约束”,从而有效促进商品等要素资源的畅通流动。

    照:当前,国内市场部分领域仍存在行业和地方保护行为、线上线下不公平竞争、物流设施联通性有待提升、内外贸衔接不畅等突出问题。鉴于此,未来一是要全面破除地方和行业市场壁垒,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的建设水平;二是要加强线上线下联动协作,实现双线同品同价;三是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布局;四是要推动内外贸标准认证相衔接,实现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赵广彬:最大的障碍是各种资源按照省(区、市)来划分,各地之间行政区域划分仍然过于明显,尤其是劳动力不能完全自由流动,例如户籍制度对上学、就医、公共社会福利等产生了限制。因此,真正建设好全国统一大市场,首先要从弱化甚至是取消户籍制度等着手,让劳动力完全自由流动。

    (国际商报:专家圆桌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