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探索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

    时间:2023-06-02

    5月29日,2023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发展论坛举办。论坛旨在联合世界各国科技园区共同研讨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机制和路径,推动全球化、高水平、深层次科技创新交流,一同构建开放式创新、包容性增长的新格局。

    “作为我国首家科技园区,中关村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表示,当前全球科技园区迅猛发展,园区的创新策源能力、资源汇聚能力、开放合作能力均显著增强。我国科技园区要以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为己任,主动担当作为,努力做到战略领先、科技领先、制度领先、文化领先,在打造全球创新高地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示范。

    “科技园区作为全球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功能节点,在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等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市副市长于英杰表示,中关村30余年的发展进步得益于全球开放合作,为全球科技创新构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北京市将围绕关键创新环节,进一步推进先行先试改革取得新突破;推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现新跃升,促进创新生态体系构建迈上新台阶。

    “国家高新区经过三十年持续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具备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建设基础。”科技部火炬中心党委书记吕先志表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是中国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必然选择。

    他认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关键是要立足全球视野,聚力科技创新,实施领先战略,以局部高层次创新引领带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率先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融合”的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区,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重要支撑。

    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园区建设者和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在建设领先园区方面的宝贵经验。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首席执行官艾巴·朗德分享了IASP全球科技园区发展调查。调查显示,形象、声望和人才对于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至关重要,与大学/高等教育机构、成熟公司建立有效链接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地公司的质量和科技园区品牌具有同等竞争力。

    瑞士创新产业园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克洛佩尔表示,瑞士创新产业园创新能力的核心来源在于教育。瑞士拥有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大学、科研机构,优秀的教育和研究能力能够为市场化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园区为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创造联系网络,助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而空间便利加速了创新研发和市场化进程。

    巴黎-萨克雷公共管理局局长菲利普·范德梅尔认为,领先园区建立在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两大基础之上。跨国公司、世界认可的实验室和无数科技创新人才铸就了欧洲领先的科技创新生态。

    塞尔维亚总理办IT和创新事务主任奈纳德·帕乌诺维奇介绍,BIO4是生物医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多样性的简称,在BIO4园区,塞尔维亚政府将把贝尔格莱德大学的6个院系放在一起,提供空间和商业配套,让科学家、工程师、初创公司和企业在校园里交流碰撞,打造不断增长和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

    中外创新,和而不同。国家高新区走出了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

    “以硬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双中心’核心承载区。“西安市委常委、西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马鲜萍重点介绍,西安高新区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勇强说,武汉东湖高新区通过“五个一工程”,探索了推动相对优势产业转变为绝对优势产业的生动实践。

    “中关村科技园要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做出新的贡献。” “北京要持续推进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进一步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在前沿技术创新、高精尖产业发展方面奋力走在前列。”如何实现?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表示,中关村将进一步推进先行先试改革,市区联动打造高质量园区;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创新功能,引导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和聚集世界一流的企业;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强化平台引才,着力提升中关村人才国际化的水平;不断深化科技开放和合作,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支撑科技强国建设和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提供中关村的力量。

    (科技日报)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