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从塔基到塔尖,如何让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冒尖?

    时间:2023-05-29

    用设备来生产设备,用5G来制造5G,专精特新企业迅猛发展的关键就是“专精特新”……近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在南京市江宁区进行蹲点调研时,听到了这样一串有趣的“绕口令”。“小巨人”企业背后蕴藏了怎样的发展密码?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说,这句话又意味着什么?记者通过实地调研解码“绕口令”,寻找背后的答案。

    聚焦·课题:

    如何向现代化制造业产业高地迈进?

    作为南京制造业高地,江宁区产业根基深厚、创新氛围浓厚。如何向现代化制造业产业高地迈进?江宁区给出的答案是:依托制造业基础,培养“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启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支持大企业赋能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反哺大企业,加速聚集起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2022年,江宁区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4家,其中包括2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截至2022年底,该区累计申报成功了6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3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位列全省区县第一;申报成功25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位列南京市第一。

    行动·效应:

    “塔基”向“塔尖”的攀越

    从中小企业到单项冠军之路,类似攀爬一座金字塔。塔基是千千万万中小企业,往上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往上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塔尖是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

    在深耕传统产业、夯实制造业根基的同时,江宁区不断尝试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智改数转”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批批制造业企业向“智造”转型;以“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联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江宁区制造业“塔基”也因此更加坚实,区内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之路越走越稳,“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集群队伍不断壮大。

    调研·问计:

    “七个一批” 工作法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说制造业是江宁区的底色,那么“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已经成为江宁区的底气。

    江宁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运行监测协调科科长吴以华在交汇点新闻的“政”直播节目中表示,江宁区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主要是江宁区工信部门创造性地开展了“七个一批” 工作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培育机制体系,为全区“专精特新”企业队伍的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引一批”。江宁区在“项目立项、土地审批、用电用能、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专精特新”企业优先服务,并建立服务专员机制,落实“首问负责制”,积极协调解决企业问题诉求。

    二是建立梯队培育机制“育一批”。分别建立市级、省级、国家级三级培育库,精心遴选优质企业入库培育,打造分层梯队培育格局,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后备军。

    三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入一批”。该区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四类主体协同、五种模式推动”中小工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路径,即以“园区、街道、企业、专业化第三方运营团队”为主体,通过企业自主转型、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土地回购再开发、载体盘活再利用、工业地产开发专业团队运营产业园区五种模式,鼓励先行先试,打造一批转型升级的样板。

    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奖一批”。为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创新产品开发,江宁设立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专项,每年选择50家左右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技术创新项目,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上市企业创建初期都得到过专项扶持。

    五是开展精准惠企服务“帮一批”。精准施策、精细服务,全区相关部门打好惠企纾困组合拳,积极推动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惠企政策有效落地落实。

    六是建立金融助力机制“上一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撬动作用,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组织政企银对接会,优化“专精特新贷”金融产品,协调金融机构开展个性化服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七是发挥产业集群优势“聚一批”。江宁区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的创新资源集聚度高,拥有产业集群优势。

    在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程俊杰看来,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区在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方面成绩斐然,除了自身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外,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

    一是完善的产业生态。江宁的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融合发展优势明显,国电南瑞、国博电子、菲尼克斯等“链主”企业,通过上下游整合、协同,带出一大批专精特新“配套专家”,相互成就、共同成长。二是雄厚的创新支撑。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江宁优质创新资源丰富,持续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让创新的“源头活水”为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三是稳定的政策扶持。“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如何才能让企业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能力,需要稳定的政策加持,帮助企业长期聚焦利基市场,顺利度过产业周期。

    建言·启示:

    要做大“塔基”,做强“能力”

    程俊杰认为,“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需要合适的土壤,江苏制造业规模和配套实力在全国占据领先地位,具有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的天然优势。

    江苏进一步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需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做大“塔基”。要真正尊崇和重视中小企业,政策设计要更多坚持普惠性导向,聚焦解决共性问题。坚持分层分类原则,优先支持那些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领域的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做强“能力”。要通过竞争性制度,引导驱动“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提升专注一流的战略能力、价值实现的市场能力、深度创造的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基业长青。三是稳定预期。进一步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激扬“四敢”精神,为“专精特新”企业坚持匠心永恒、实现持续增长、获取世界范围内的市场领导者地位营造更加稳定良好的政策环境。

    (新华日报)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