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资讯

    【经验分享】惠山经开区推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5-26

    惠山经开区位于无锡县所在地,是现代轻工业的发源地,制造业基础坚实,但同时企业规模小而散、产业链不完备、价值链偏低等问题也十分突出。尤其是区域内企业基本以中小企业为主,如何推动中小企业企业集群式发展是惠山经开一直以来需要攻克的难题。从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后,惠山经开瞄准高端开发区建设目标,着力体现四高联动发展特征,在中小企业集群打造上持续做深做优,打造了国家级智能关键零部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一、从大着眼,构建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共同体”

    紧密围绕上汽大通、威孚力达、戴卡轮毂、必达福、透平叶片、龙禧锦纶、上能电气等龙头企业,积极招引上下游企业,放大产业集聚效能,牵引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共同强链补链,打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模式。

    1、强化产业重点项目招引。开展产业链招商,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招引一批重点产业链关键企业项目;开展以商引商,发挥本地龙头骨干企业引领作用,招引集聚一批上下游企业项目;开展区域招商,紧盯国内外重点产业集聚区,招引一批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企业项目。

    2、深化产业供应链合作。鼓励“链主”企业加速开放供应链在线平台,准确及时传导需求信息,实现需求、库存和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引导生产端优化配置生产资源,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促进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共建“产业供应链合作圈”。同时,鼓励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聚集产业链上下游高端创新要素,带动有共性需求的企业共同推进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作共赢。鼓励企业联合制定产品技术标准,不断加强技术、产品、价值观协同和战略协同,建立深度融合、相互嵌入式合作发展新局面。

    3、优化企业培育体系。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引导中小企业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有所突破,延伸产业链,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通过精准施策,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研发能力优、创新活力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创新主体阶梯式培育体系,为开发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极推进“瞪羚—准独角兽—独角兽”资源链接,以“寻找未来独角兽计划”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培育力度,从而带动区域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

    二、从优入手,扭住数字和创新转型“驱动力”

    树立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以打造“华东科创谷”、“全国智造区”为抓手,以助力“鲲鹏迭变”改革创新为目标,构建创新培育体系,增强企业活力,释放创新发展动力。

    1、着力强化科技创新赋能,打造成果转化集聚地。依托区域内华科大、哈工大、天大等20多家科研院所分支机构,持续推进与中科院、上海交大等合作共建,做大培强高校资源,引导辖区企业与其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增强产业竞争力和粘合度。引导区内新型研发机构以市场化为导向,建专业化管理机制,提升自身造血力和可持续发展力,进一步强化源头技术供给。创建机动车辆、机电产品、物联网产品等9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检测中心),成功打造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江苏中心、华科智能工业机器人平台等30余个核心公共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载体作用,深化科技创新活动,推动产业加速发展。

    2、着力释放“互联网+”力量,构筑两化融合示范区。借助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推进工业软件、信息、流程等无形要素集聚,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累计获得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证书企业36家,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6家,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46家。大力发展工业制造类服务业,推动大唐融合工业互联网创新平台、中智软创无锡惠山工业云、大中小企业融通科创综合大数据服务平台、南航无锡研究院“基于数字孪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大力促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工业互联网交叉融合,推进其在工业监测、视频监控、巡检运维、智能调度、智慧物流、安全生产等场景的创新应用,全面提升惠山经开区工业制造业的服务能力。

    3、着力强化院士虹吸效应,形成人才集聚强磁场。发挥丁汉院士工作站、徐建中院士工作站等10家院士工作站在高端人才与科研技术等方面的集聚效应,加强人才引进和本土培养相结合,依托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项目和优势企业,通过搭建一流平台载体,创造一流条件,营造一流环境,实现对各类优秀人才的吸引集聚和培养,提升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发挥开发区已建的13 个院士工作站对人才的虹吸效应和对产业的集聚效应,持续拓展“院士经济走廊”产业领域,培育由中外院士领衔、与重点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集群,形成人才加速集聚的“强磁场”。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大等共同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的“人才驿站”,采用“校企院”三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柔性流动方式,汇聚创新创业人才。

    三、从深布局,打造多层次金融保障“发动机

    发挥产业引导基金引领作用,通过发展供应链金融、构建全过程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等方式,为产业提供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打通融通发展资金链。

    1、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发挥产业引导基金引领作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瞄准产业链薄弱部位和上下游的缺失企业,加大财政与金融的协调配合,进一步丰富产业引导基金投资方式,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推动产业和资本深度融合,撬动更多高端优质项目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引育更多的上市企业、总部企业。

    2、发展供应链金融。鼓励“链主”企业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鼓励“链主”企业开展订单和应收账款融资、仓储金融等服务,帮助上下游中小供应商和客户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推动大企业以股权投资、股权质押融资等形式向中小企业提供专业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链细分领域集中度和跨链融合度。

    3、构建全过程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合运用股权投入、无偿资助、偿还性资助、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以及后补助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参与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加速形成以股权投资与金融招商为核心的产业投资板块,以银行、担保、小贷等债权融资与资产运营类业务为核心的战略运营板块,以政策性金融工具与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的企业服务板块,构建全过程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江南时报)


专家讲堂
  • 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创新 加快构建双循环经济体系 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两新一重”协同推进,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 关于提升园区项目建设配套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 应对全球产业链结构性重构的五大举措

  • 稳步推进新基建须做到“五个结合”

  • 怎样界定新基建概念:最大特点是市场化投资

  • 区域发展为什么要因地制宜?来自开发区整顿的

行业动态
电子期刊
友情链接: 安优网络
如神咨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4279号-1